动车组列车经过贵南高铁营盘清水河双线特大桥。肖 伟摄(影像中国)
沃野田畴,绘就振兴的新画卷,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将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工厂车间,澎湃创新的精气神,前10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新动能加快成长;
城市街巷,升腾温暖的烟火气,前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消费热点亮点明显增多……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这一年,稳的基础更加牢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前三季度GDP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进的动力更加强劲。发展成色足,我国经济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发展底色亮,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绿色发展日益深入人心;发展潜力大,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体增长12.7%,内生动能持续增强。
一幅幅图景里,一组组数据中,坚韧不拔、气象万千的活力中国,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本报记者 吴秋余)
4.37万公里
高铁网越织越密
南海之滨,广汕高铁、福厦高铁开通运营,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加速构建;华北平原,济郑高铁全线贯通运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相邻城市间1.5小时生活圈开启……2023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前11月,已投产新线1636公里,其中高铁1488公里。
这一年,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预计年度铁路投资超7600亿元。越来越多项目建成,越来越广地区接入铁路网、圆了“高铁梦”。截至11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37万公里。
【亲历者说】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作为建设者之一,我非常激动。12年艰苦建设,阿坝与“山外的世界”终于一线连接。
——川青铁路站房2标中铁八局站房指挥部常务指挥长王益飞
本期统筹:殷新宇、程聚新、蒋雪婕
稿件采写:本报记者常钦、刘温馨、王珂、罗珊珊、林丽鹂、李心萍、丁怡婷、吴秋余、韩鑫
版式设计:张芳曼
融媒创作:刘莉莉、汪哲平、娄霄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