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近日,乌鲁木齐车辆段动车运用所内,一列CR200J3型动车组列车等待检修。陈继伟 摄
“从最初只有3组动车组,到如今的53组,数字的变化反映了新疆铁路发展的加速度。”9月11日,站在乌鲁木齐车辆段动车运用所检修库内,乘务队队长李天孟眼里闪着自豪的光。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代高铁人,他参与和见证了新疆高铁的成长。
走进动车运用所检修库,3列动车组列车排列在股道上,地勤机械师们紧张地进行检修作业。他们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穿梭车身两侧,动作干脆利落。
与检修库相邻的动车运用所调度大厅同样繁忙。巨幅屏幕上,列车运行状态、定位系统速度、外界温度等信息一目了然。工作人员紧盯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跳动。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PHM)高速运转,将潜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这套系统能实时监测动车组状态,预警潜在风险,平均可以缩短30%的现场排查时间。”该动车运用所党总支书记王建华介绍,平静的话语里透着一种笃定。
这份笃定,源于新疆高铁10余年间的飞速发展。
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新疆段开通运营,拉近了新疆与内地的时空距离;2019年,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驶入新疆,“坐着高铁游新疆”的梦想照进现实,这片热土的活力持续迸发。
为了满足动车组的停放、检修和整备需求,2014年5月,乌鲁木齐车辆段动车运用所投入使用。运营初期,动车运用所检修车型以CRH5A型动车组为主,随着客流增长和线路优化,后续逐步引入了适应新疆地区气候条件的耐高寒、抗风沙的CRH5G型、CRH5E型动车组,载客量增加,运行稳定性大大提升。为了让各族群众共享铁路发展成果,新疆铁路引进CR200J3型动车组列车,进一步满足运输需求。
新疆高铁网不断延展,如今,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已通达伊宁、克拉玛依、库尔勒等多个地州市。乌鲁木齐至伊宁、博乐、奎屯、哈密等重要节点城市实现了一站直达,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形成了覆盖天山南北的2小时、3小时铁路快速交通圈,满足群众“说走就走”的出行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智能化装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动车运用所不断优化检修流程,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作业效率提高70%。“动车检修要求高,每一个数据都不能有偏差,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打折扣。”乌鲁木齐车辆段动车运用所副所长李晓东表示。
针对新疆干燥多风、冬季严寒的特点,他们梳理总结常见故障,整理成册、编制成教学课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精准培训模式组织职工学习,不断提高排查故障隐患和应急处置能力,为高铁安全运行锻造一支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专业队伍。
10余年间,新疆高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人工到智能的飞跃。新疆铁路发展的每一步都凝结着铁路人不懈奋斗的智慧与汗水,更映照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铿锵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