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山下雪夜奇兵

发布时间:2024-01-26 【字体:

  1月22日0时许,湖南迎来今年首场降雪。京广高铁郴州西站线路旁,雪花飞舞、寒气袭人。
  “3号道岔曲线不良,很有可能是积雪结冰导致。大家准备一下,马上要点上道!”浓眉紧锁,在工区值班的武文忠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立即作出判断。
  今年33岁的武文忠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衡阳电务段衡阳东高铁信号车间郴州西信号工区工长。春节临近,为了做好春运前设备整治,工区职工已经连续奋战好几夜,紧锣密鼓地对管内所有信号设备进行详细检查。
  0时22分,“天窗”命令下达,武文忠带领谢佳捷、刘文瀚等10余人携带除雪工具、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踏着冰雪、迎着寒风,向道岔走去。
  “雪太大,小心别踩空了,互相搀扶着点。”到达郴州西站北头的3号道岔后,他们挥舞着铁锹除冰扫雪。“嚓嚓、嚓嚓”,每一次铁锹落下,都传来冰雪击碎的清脆声响,雪粒飞溅四射。大家配合默契,有的负责打碎大块冰雪,有的用扫帚清扫。
  寒风中,职工们的脸颊被冻得通红,呼出的气息在空气中凝成了白雾。大伙儿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而是更加卖力地挥舞着铁锹。
  线路上的积雪很快被清理干净,露出了铮亮的钢轨。经过操纵测试,确认道岔作用良好,武文忠和工友们松了一口气。他们继续对道岔密贴状态和融雪装置进行仔细检查,2时37分,确认设备状态良好后才离开。
  武文忠所在工区共有20名信号工,大多是“90后”,常年驻守在南岭山下,承担着耒阳西至郴州西284公里信号设备养护任务。武文忠进入高铁行业11年,通过不断学习和磨砺,从一个“信号小白”成长为信号设备专家。工区信号设备连续两年实现“零故障”。
  为应对严寒雨雪天气,武文忠和工友们自1月10日起就启动了管内26组道岔融雪装置试验工作,以确保雨雪冰冻天气下道岔正常转换、列车正常通行。
  “郴州西5号道岔融雪装置加热正常,效果良好。”1月19日3时15分,当天最后一组道岔融雪装置测试检验完毕,通电测试15分钟后,武文忠用手感受到了道岔的暖气后,长长舒了一口气。在湖南新年首场大雪来临前,他们给道岔融雪装置做完了最后的试验。
  道岔设备影响列车正常转换方向,冰雪天气道岔的养护任务尤为关键。郴州西站共有17组道岔。1月21日0时05分,夜间“天窗”命令下达。大雨倾盆,武文忠和伙伴们戴着头灯,背着近10公斤重的工具包,徒步2公里到达郴州西站北头1号道岔,细致地对道岔密贴作用进行检查。寒风裹着冷雨打在武文忠的脸上和手上,阵阵刺痛。他用手一一检查了两遍螺帽,确认拧紧后才关上箱盒。
  “道岔设备调试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精度要求非常高,缺口间距要精确到毫米。”武文忠说,“高铁安全容不得一丝疏忽,我们必须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做到丝丝相扣。”
  这群南岭山下的“雪夜奇兵”,迎风战雪养护高铁信号设备。春节期间,他们将继续坚守岗位,守护南来北往的旅客旅途平安。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