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7日丽香铁路开行首趟动态检测列车以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强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各专业动态验收工作,为全线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图为近日,一列动态检测列车行驶在丽香铁路上。周 涛 摄
11月10日7时30分,动态检测列车缓缓驶离丽江站,开往香格里拉站。这标志着丽香铁路新一天的动态验收工作开始了。
全长139.7公里的丽香铁路自丽江引出,穿越玉龙雪山、哈巴雪山,向西北方向垂直爬升1000多米,直通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香格里拉。
当前,丽香铁路已进入工程验收的关键阶段,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采用测试列车和相关检测设备,正在对丽香铁路整体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检”。
自今年9月19日全线铺轨完成以来,丽香铁路施工建设按下“快进键”。昆明局集团公司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等各系统抽调骨干力量进驻各站点,紧锣密鼓推进各项工作,打响一场确保全线如期安全高质量开通的大会战。
初冬的香格里拉,清晨气温已跌破0摄氏度。7时许,一列橘黄色的钢轨打磨车从香格里拉站向小中甸站缓慢行驶,伴着机械的轰鸣声,车轮磨石与钢轨接触的地方飞溅出一串串灼目的火花,火热的施工现场与线路旁晶莹剔透的白霜交相辉映。10月中旬以来,这样的画面在丽香铁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旅客乘车的平稳感和舒适度,不仅需要先进智能的高原动车组,更需要轨道线路安全平顺。“我们着力加强对设备保养和作业人员操控的卡控,确保打磨质量达标。”负责现场作业组织的昆明工务机械段钢轨维修车间主任张学礼介绍说。
针对丽香铁路地质复杂、特长隧道多、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突出等实际,昆明工务机械段优化作业模式、细化作业组织、明确安全关键卡控,抽调现有最先进的8台捣固车和3台钢轨打磨车参与线路精捣精调施工,深下“绣花功夫”打磨丽香段,将线路轨道质量综合指标(TQI)值控制在2.7以内,充分满足动车组140公里时速开行的需求。
面对首次高原施工作业的现实,昆明工务机械段不断破解大机设备作业中的技术难题,打破高海拔施工设备故障率高、控制作业精度难度大的瓶颈,总结出一套能适应高海拔作业的经验方法,安全优质高效完成线路精捣精调施工。
位于丽江市与迪庆藏族自治州交界处虎跳峡上的丽香铁路金沙江特大桥全长882.5米,是一座大跨度铁路专用悬索桥。连日来,广通工电段新线介入办桥路介入组联合施工单位对大桥的桥梁悬索、安检设施、监测系统等状态进行验收检查工作。
在风势强劲的金沙江岸,在高耸于江面300多米的大桥上,班长杨应文和工友们拎着检查锤沿着大桥主缆一次次爬上拱顶,他们与脚下湍急的金沙江为伍,与身后巍峨的玉龙雪山为伴,把标准注入每一次敲击,用心叩问安全。为了确保全线高质量开通,他们认真对金沙江特大桥的桥墩、支座、主缆、吊索、主索鞍以及除湿系统、电梯等附属设备进行验收检查及反复克缺。
丽香铁路金沙江特大桥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也承载了杨应文和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的家乡在迪庆州维西县,我的很多父老乡亲都还没见过真火车,想到火车能通到家乡,我毫不犹豫地申请参与这条铁路的前期准备工作,我想为家乡的未来出一份力。”今年33岁的杨应文已经在铁路桥隧岗位摸爬滚打了10年之久,先后参加过广大、大丽、大保等新线前期介入工作,能为家乡铁路建设作贡献,他感到十分自豪。
11月5日晚,小中甸站食堂升起了炊烟。广通车务段第一批入驻车站的12名干部职工正在忙着准备晚饭。厨房里,择菜、洗菜、切菜、炒菜,人人脸上热情洋溢,个个都是行家里手。
“这是我们在食堂吃的第一顿热饭,高原新线的条件和大家原来的车站不一样了,不过我坚信,大家的坚守一定能为迪庆人民群众奔赴美好幸福的生活带来新的机遇。感恩大家,祝福大家,扎西德勒!”特殊的“家庭聚会”上,小中甸站站长胡华岩举着饮料向大家致辞。
11月2日,广通车务段首批干部职工进驻丽香铁路沿线各个车站,为运营开通做最后的攻坚冲刺。小中甸站也迎来了自己的12名主人——站长、车站值班员、调车长、货运员、客运员。
作为全线唯一的客货共用站,小中甸站几乎囊括了车务系统的所有工种。到站后,他们对运营设备进行平推检查,全力做好车站外部环境治理、客运设备设施检查调试、货场建设等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成立问题库,并联系相关单位和部门逐一进行整改,确保新线按期高质量开通运营。
扎史培初现在是小中甸站的一名调车长,入路三年的他,主动响应单位关于入驻丽香铁路的号召。“我生长在这里,如今家乡的经济大动脉将由我来守护,我一定会站好这班岗,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平安出行!”扎史培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