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通后,家乡越来越好!

发布时间:2023-09-02 【字体:

  “这几年,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瑶族服饰、铜鼓舞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都走出了大山。借助毗邻贵南高铁河池西站、荔波站的优势,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来到我们南丹县旅游,让‘过路经济’变成‘落地经济’,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委书记黄克高兴地说。
  8月29日,“坐着高铁看中国·贵南高铁行”主题采访团来到了河池市南丹县。2017年6月,南丹县启动“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集中安置点项目,1.3万余名白裤瑶族群众走出大山,住进了县城。黄克表示,贵南高铁开通后,当地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
  时值正午,许多慕名前来的游客聚集在充满民族风情的广场上,津津有味地观看由当地百姓表演的“猴娃闹鼓”“陀螺秀”“阿娅逗仄”等民俗节目。“80后”白裤瑶族小伙何建军客串起了总指挥,为采访团介绍起白裤瑶族的文化和历史。
  何建军曾是“走出大山”的一员。在外漂泊五六年后,越织越密的高铁网让他看到了家乡振兴发展的希望。近几年,白裤瑶族的刺绣、歌谣、酒香沿着钢轨走出大山,也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关注到白裤瑶族文化。
  “我们家在大山里,以前去县城都很困难,更别提离开这里了。许多年轻人鼓足勇气走出大山后,就不再回来。现在通了高铁,一切都改变了。”他动情地说,“高铁拉来了致富的希望,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到我们白裤瑶族,我相信家乡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连接“多彩贵州”与“壮美广西”的贵南高铁,穿越毛南族、瑶族、布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部门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有效发挥建设投资对铁路沿线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在贵南高铁的建设中,累计为沿线地区修建便民道路285公里,连通沿线乡镇97处,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过以工代赈、培训用工等方式优先使用脱贫家庭劳动力4.2万人,购买租赁当地生产生活物资30亿元,助力沿线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贵南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为地区经济腾飞装上了引擎,更为各民族文化传播插上了翅膀,让本就山水相邻、人文相亲的各族儿女同频共振、携手并进。
  采访结束的时候,何建军深情地唱起自己改编的当地民歌《细语歌》,与采访团依依惜别。远处的山上,乡亲们的新房鳞次栉比。在一张张村民朴实的笑脸上,悉心浇灌的民族之花正向着阳光绽放。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