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北部湾:从“桥头堡”看新通道

发布时间:2023-07-10 【字体:

图为近日,钦州港码头集装箱装卸现场。随着海铁联运一体化程度的持续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加高效畅通便捷。资音 摄
 
  这是一条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激发中国高水平开放活力的新通道——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这是一条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带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通道——
  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为“西部留白”绘图添彩,助力更多“国货之光”走向世界,让沿途民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广西北部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要出海口。
  蜿蜒绵亘的海岸线,串联起钦州、防城港、北海3座港口城市。其中,钦州港是我国西南陆路运输距离最短的出海口,也是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钦州因此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被誉为新通道的“桥头堡”。
  日前,记者一行来到钦州,站在“桥头堡”看大通道怎样南北贯通、陆海联动、开放共享、辐射有力,看铁路如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担当作为。
  看建设提速,新通道澎湃新动能
  盛夏的钦州港湾,货轮穿梭,巨臂起舞。
  满载越南香米、印尼起酥油等货物的集装箱刚下船就被送上X9590次海铁联运班列,从钦州港东站出发,奔赴重庆团结村站。
  两排浅黄色的房屋,不足百米的站台……很难想象,小小的钦州港东站,却紧连着广阔的大世界。
  调度室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随着一道道指令发出,装满货物的集装箱“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
  “刚建站时,这里是钦州保税港区的配套车站,站房后就是大海,一年到头也开不出几趟车。”钦州港东站站长黄江南指着填海造田建成的12个股道说,“现在,每天最多到发21列海铁联运班列,货物上下列车、进出港口24小时不停歇。”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让“渔村小站”跃升“大道枢纽”。
  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2015年11月,中新两国政府决定共同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2017年4月,首趟测试班列从钦州港东站出发至重庆团结村站,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正式形成。2018年11月,这条大动脉有了正式的名字——西部陆海新通道,并在201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
  自此,北部湾畔舳舻千里,铁龙驰骋。
  记者采访时发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的海铁联运班列,涉及海运、铁路、港口等多个环节。如何优化服务、提升效率?
  铁路枢纽“连”起来!钦州港东站接轨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紧挨钦州港大榄坪集装箱泊位群。车站聚焦企业需求,加强协调联动,破除难点、堵点、痛点。
  智能场站“快”起来!从门吊起升走行到堆场内箱位整理,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全部实现自动化作业,货运“最后一公里”的作业效率比之前提高2倍以上。
  港口码头“强”起来!钦州港建成20万吨级航道、30万吨级油码头、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重大项目,集装箱航线达60余条,货物吞吐量连续3年破亿吨。
  立足北部湾,牵引中西部,海铁联运班列的硬实力吸引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强劲引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9月印发的《“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如期实现蓝图,铁路扛起重任、干在实处。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导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协调委员会,优化海铁联运班列运输组织,协调港口和海关提高通关报检效率,积极争取政府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努力打造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低的新通道。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推进黎钦、南防、南钦等铁路扩能改造,广西铁路出海通道干线全部电气化;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建成,北部湾重要港区铁路进港全覆盖;贵南高铁今年投用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将再添新动力。
  开路先锋风笛嘹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陆海之歌”越唱越响。
  看海铁联动,新通道激活大市场
  6月12日下午,一趟从云贵高原驶来的海铁联运班列,停靠在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装卸线上。
  智能识别系统快速扫描后,高大的门吊将集装箱抓起,稳稳放在集卡车上,转运至港口搭货轮漂洋过海。
  “货物种类已从开行之初的50余种增加至940余种。”站在显示班列的货物种类、装载箱量、行车动态等信息的中控室屏幕前,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广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广来向记者介绍,“从2017年3382标箱,到2022年75.5万标箱,运量激增223倍!今年我们有信心再创新高!”
  海铁联动,货畅其流。
  越来越多的货主选择西部陆海新通道——
  重庆小汽车,以前沿长江出海到东盟国家要耗时1个月,现在通过新通道,最快4天就能到达越南;
  兰州中药材,从钦州港登船出口至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比从德国汉堡中转缩短了7至11天的交货期;
  怀化干米粉,借助新通道运输,实现了原材料从巴基斯坦“走进来”、向泰国曼谷“走出去”;
  海南鲜椰汁,从海口港发出经湛江港上岸中转,坐着海铁联运班列到昆明,节省了约10%物流成本;
  ……
  物流线路加快拓展,运输规模显著增长,运营质量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开通78条线路,是2021年的5倍多,海铁联运班列已对西部12省区市全覆盖,基本实现运输双向平衡。
  越来越多的产业集聚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
  在钦州,海铁联运班列不仅“带快”了马来西亚燕窝运到中国城市的速度,还“带火”了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的建设。截至目前,该产业园累计签约落户项目超200个,累计注册企业超2.57万家,带动就业超3万人。
  “我们生产所需的镍资源,需要从印尼、菲律宾等国家进口,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优势明显。”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培红说,“绿色化工、装备制造、林浆纸等产业集群,与东南亚地区在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相互融合,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大通道拓宽大视野。中国石油集团、上海华谊集团、印尼金光集团、法国苏伊士、荷兰孚宝等10多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奔着西部陆海新通道追加产业投资,布局面向东盟、西南市场的生产运营基地。
  “含金量”持续跃升,“磁吸力”越来越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集聚能力加速显现,向海经济浪潮奔涌。
  看开放共享,新通道赋能双循环
  “这条新通道把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货物运输连接起来,有力促进了经贸往来和经济发展。”6月中旬,在结束“东盟伙伴”看中国式现代化采访后,越南SOHA网国际部总监武春海把感触写进新闻报道中。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东盟国家18家媒体的记者在八桂大地的行进式采访中,钦州是一个重要看点。记者一行的足迹,恰好与“东盟伙伴”媒体团不谋而合。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眼前的钦州,正是铁路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
  南来北往、优势互补,支撑“大循环”。内蒙古、陕西的煤炭运至重庆等地保障能源安全,青海的纯碱运至广西支持玻璃产业,广西的玻璃运至川渝助力汽车生产,北方粮食从钦州港上岸后坐班列运往西南地区……区域协同发展和多层次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卖全球、买全球,促进“双循环”。新疆哈密瓜、西藏牛肉干、陕西橡胶轮胎等“中国味道”“中国制造”拥抱世界,成为当地新的外贸增长点;越南百香果、马来西亚燕窝等“海外美食”飞入寻常百姓家,为高品质生活添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逐渐增强。
  生机勃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折射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质。与时代偕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更精彩的故事还在书写……
  新通道迎来新机遇。今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沿线辐射地区享受到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参与国际贸易的红利,西部陆海新通道运量将明显攀升。
  新通道再绘新版图。海铁联运班列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2022年以来,又有泰国林查班、缅甸仰光、印度孟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近10个城市搭上西部陆海新通道快车。
  截至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42.4万标箱,同比增长10.5%,辐射我国17个省区市115站点,通达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
  “西部陆海新通道显示出强大竞争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新通道已成为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国铁集团将以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铁路运输服务体系为重要抓手,更加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贡献铁路力量。
  大道至简,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