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虹 书写八桂大地壮美华章

发布时间:2022-11-07 【字体:

复兴号列车行驶在贵广高铁阳朔至恭城段。蒋松哲 摄
  八桂山水,锦绣如画。
  金秋时节,备受关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相继召开。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从广西发出的一列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联通中欧、走向世界,有效提升各方合作水平,促进发展成果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广西考察,多次对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指明了方向。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广西铁路建设,持续优化路网结构,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支撑。
  十年砥砺奋进,南宁局集团公司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实现从“五个建成”向“五个建好”提质升级,让铁路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这十年,广西铁路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我国西部地区最便捷出海大通道和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陆路大通道。
  这十年,广西铁路发挥铁路运输骨干作用,让“人享其行、货畅其流”成为现实。
  这十年,广西铁路从“路网末梢”到“区域枢纽”,助力壮乡人民开启幸福美好新生活。
  彰显“铁担当”,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9月17日11时36分,满载日用品的X9574次列车从广西钦州港东站出发,驶向西藏拉萨西站。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出的首趟广西钦州至西藏拉萨海铁联运班列,标志着我国签署了《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的“13+2”个省区市,已全部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
  近年来,南宁局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要求,积极服务和融入通道建设,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南宁国际铁路港、柳州铁路港等一批重点工程先后投入使用,广西出海大通道全部电气化,实现北部湾重要港区铁路进港全覆盖;加强与港口、海关等多方合作,实现由“通”变“畅”、由“线”变“网”。西部陆海新通道首趟班列开行以来,截至2021年,累计发送货物132.2万标准箱,其中2021年与2017年相比增长168倍。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基本形成东、中、西三条主干道,目的地已拓展至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5个港口,货物品类达640余种,并实现与中欧班列“两翼齐飞”,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
  南宁局集团公司在释放“海”的潜力的同时,也做足“边”的文章。该局集团公司致力于服务中国—东盟合作升级,以中越跨境货物列车开行为重点,建成国铁凭祥口岸物流中心和全国首个铁路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推动中越跨境货物列车常态化开行;依托南宁国际铁路港集疏运功能,实现中越跨境货物列车和中欧班列中转集结、无缝衔接。2021年,南宁局集团公司累计开行中越跨境货物列车346列,同比增长108.4%。
  乘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的东风,南宁局集团公司相继开通运营“东南亚—钦州—西安”“阿联酋—钦州—兰州”等全新班列线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不断扩大,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直通车”。
  十年来,南宁局集团公司深入实施货运组织改革,积极推进货票电子化改革,推动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深层次变革,加快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
  激发“铁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脚山铺阻击战旧址,乘高铁而来的旅客倾听着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高铁来,生活旺。大伙吃上了红色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王海荣的幸福感,得益于广西越织越密、纵横交错的高铁网。
  2013年12月28日,衡柳铁路开通运营,广西成为全国首个开通运营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十年跨越,南宁局集团公司铁路运营里程从2012年的3719公里增至2021年底的5829公里,其中高铁从无到有,运营里程达1859公里;现在每日图定开行动车组292.5对,通达全国21个省区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由“路网末梢”一跃成为“区域枢纽”。
  伴随高铁快速发展,南宁局集团公司以壮族歌仙刘三姐为符号,打造“刘三姐”客运服务文化品牌集群,相继推出电子客票、刷脸进站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实现“人畅其行”到“人享其行”的转变。十年间,南宁局集团公司日均旅客发送量由2013年的10.2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33.5万人次;2017年至2019年,南宁局集团公司年旅客发送量连续突破1亿人次。
  十年来,南宁局集团公司不断加强安全治理体系建设,连续实现8个高铁安全年;扎实推进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治理,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实施,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走在全路前列。
  十年来,南宁局集团公司充分发挥铁路作为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的“大动脉”作用,扎实推进运输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大力推动“公转铁”和“散改集”,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运输防疫和援鄂生活物资319批次、3720.5吨,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重要贡献。十年间,南宁局集团公司累计发送货物超10亿吨。
  十年来,南宁局集团公司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保障。他们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引领,大力推行区域化党建联创共建和路地党建联盟,创建党内品牌484个,锻造动能强劲的“红色引擎”。此外,南宁局集团公司强化技术创新应用,将物联网、大数据、视觉成像等技术广泛用于生产现场,全面普及电子客票,不断迭代升级技术装备,科技支持力大幅提升。
  贡献“铁力量”,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高铁修到家乡,致富路越走越宽!”对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顶吉村的莫海东一家来说,2019年是特殊的一年。贵南高铁穿县而过,莫海东在施工工地找到了工作,有了稳定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2020年5月,环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南宁局集团公司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优势,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宁铁力量。
  推进建设帮扶,建一条铁路带动一片地区。在贵南高铁穿过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宁局集团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帮助当地引进旱藕、麻竹特色产业项目,为环江县毛南族脱贫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他们累计向环江、隆安、平果等地区捐赠和移交上百条施工便道,聘用当地劳动力,采购当地生产生活物资价值数十亿元,惠及千万群众。
  拓展运输帮扶,开一趟车造福一方百姓。十年来,南宁局集团公司在崇左、百色等地区持续开行9对公益性“慢火车”,覆盖11个贫困县,为沿线500万群众提供出行服务;在贫困地区建成开通一批高铁无轨站,形成融通公铁联运、旅游集散、电商物流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生态链;开辟全国首条“南菜北运”铁路绿色通道,带动百色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实施定点帮扶,助一把力摘掉一顶“帽子”。南宁局集团公司主动承担融水县潘里村、大德村、良陇村3个村定点帮扶任务,精选驻村第一书记,强化产业开发,帮助其顺利脱贫摘帽;按照“一村一品”工作思路,持续为帮扶村量身打造特色品牌,增强了定点帮扶村的“造血功能”。
  春风浩荡满目新,加油努力再长征。南宁局集团公司将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坚持“高”的标准、练就“强”的本领、激发“新”的动能、弘扬“实”的作风,担当作为、实干强局,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当先行、作贡献,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勇毅前行,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荣光。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