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届“工匠杯”车务、机务、供电、车辆、客运等系统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相继开赛,参赛选手竞技角逐,在新时代的熔炉中淬炼成钢。这是兰州局集团公司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力量支撑的一个缩影。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强企、人才兴企战略,着力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部署要求,兰州局集团公司下大力气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技术业务精湛、勇于担当奉献的新时代铁路产业大军,引领广大干部职工担当新使命、建功新时代,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日常培训 强基固本
近年来,兰州局集团公司党委紧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抓实基础培训,完善技能晋级制度,实施人才强企、人才兴企战略,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人才队伍。他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培训机制,坚持分层分级开展职工素质考评,全面推进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持续深化兰铁工匠、智慧蓝领、高铁基石、管理精英、实用人才、行家里手“六大培训品牌”,构建“线上+线下”培训模式,推广多批次、小班制、精品化培训,使越来越多的一线职工掌握更多新技术、新技能。
因地制宜,推陈出新,抓实日常培训。兰州局集团公司各单位聚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精准发力,量身制订培训方案,确保日常培训取得实效。兰州客运段通过职工教育“云平台”,动态掌握职工日常培训演练情况;各车队严格按照段月度培训计划,细化学习内容。按照局集团公司职培部“每周一学”要求,各班组利用出乘前学习会的时间认真组织学习,并将学习情况录入“云平台”日常培训记录中;教育科和各车队不定期对培训视频进行回检,认真落实每月不少于8学时的日常培训要求,激发职工的学习兴趣。
银川工务段“黄涛探伤工作室”加强基础性、适应性日常培训,针对职工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的实际,坚持落实每月一课、每月一练、每季一讲、每季一比、每季一带的“五个一”培训制度,通过一讲解、二示范、三演练、四点评的方式,补强职工业务短板,促进业务技能提升。近年来,该段有4人获得火车头奖章、3人获得全路技术能手称号,培养出11名探伤工技师、高级技师,其中,黄涛、孙阳阳连续两届在全路钢轨探伤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全能第一名。
2019年至今,兰州局集团公司共完成专项适应性培训140.8万人次、脱产培训4081期11.6万人次,培训新职人员7406人次,开展40个主要行车工种轮训3.5万人次,职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练兵比武 量体裁衣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兰州局集团公司利用安全立功竞赛、劳动和技能竞赛以及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广泛开展班组技能演练、车间技术比武和站段技能竞赛,每年组织12个系统、60余个工种(职业)开展“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训、赛训结合,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发现了拔尖技能人才,培育了技术精英团队。
栾亚洲,兰州供电段陇西接触网工区接触网工,2016年毕业于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刚到工区,他和所有新职工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但面对远离家庭、工作单调的情况,他一度心灰意冷。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接触网工,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师傅一席话喊醒了栾亚洲,促使他慢慢把钻业务学技能当成最大的兴趣爱好。经过不懈努力,栾亚洲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短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工区技术大拿,并多次在车间、段、局集团公司技术比武中崭露头角。2019年,他在全路供电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接触网工决赛中获得理论单项第十名的好成绩,在2020年第六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接触网工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
近年来,兰州供电段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以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逐步探索形成了由主管副段长负责,工会、职教科牵头组织,各部门协调联动,各专业分工负责的长效化职工竞赛组织工作机制,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组织、年终有表彰。
机制创新活力来。去年以来,兰州供电段各车间、班组层层开展比武竞赛,涌现出一大批技术业务尖子,并在兰州枢纽施工改造、集中修等重点施工中圆满完成任务。2020年,在第六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兰州局集团公司供电系统获得团体第一名。
今年7月15日,兰州局集团公司第四届“工匠杯”车务系统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迎水桥站举办,11个车务站段的44名调车人员参加了竞赛。“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我发现了自己在业务技能上的不足,明确了提升技能的努力方向。”参赛选手、兰州北站调车长雷相奎说。
据兰州局集团公司职教部有关人员介绍,2020年,在第六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兰州局集团公司电务、供电系统分别获得团体第一名,运输系统获团体第二名;兰州局集团公司被国铁集团授予团体一等奖。
导向引领 守正创新
通过基层打造、逐级培养、成果优先的模式,近年来,兰州局集团公司先后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46个,其中省部级命名的创新工作室11个。一大批“工匠”“能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涌现出以全国劳动模范赵丕、全国技术能手张婧婧为代表的300多名高技能人才。
兰州局集团公司各级组织把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作为确保运输安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他们修订完善兰州局集团公司技能竞赛表彰奖励标准,给技师、高级技师每月发放200元、300元津贴;给局集团公司首席技师每月再增加300元补贴、国铁集团首席技师每月再增加800元补贴;每半年表彰一次局集团公司三星级职工,每人奖励3000元,营造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各级组织围绕中心协同发力,凝聚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的强大合力。该局集团公司工会积极搭建平台,每年至少申报10个工种纳入省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1个工种纳入省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推荐省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前三名的选手申报甘肃省技术标兵;推荐省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中第一名的选手申报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前三名的选手申报甘肃省技术能手、前20名的选手申报甘肃省技术标兵、20名后双项成绩合格的选手申报甘肃省优秀选手,为职工攀登技术高峰搭好“梯子”。该局集团公司团委扎实开展青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优化“名师带高徒”活动组织模式,助力青工岗位成才;通过组建青年工作室、青年突击队等方式,为青工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
各单位守正创新、结合实际出台了技能人才选拔培养的考培、激励机制,确保技能人才层出不穷、各显其能。兰州车辆段建立健全青年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参加技能竞赛,创新攻关、创先争优;每年评选十大创新能手、技术能手、优秀大学毕业生等先进典型。2020年,该段重奖91人次、共计18.2万元,激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干事创业、成长成才,涌现出国铁集团动车组机械师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第一名李东宇、国铁集团机辆系统客车职业技能竞赛制动钳工组第三名马军国等一大批业务尖兵。
如今,一大批技术明星、铁路工匠在兰州局集团公司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