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5看守点,你管内预报有短时间强降雨天气,目前已开始降雨,请注意观察山体状态,确保列车运行安全。”“1435看守点明白。”这些天,赵世俊一刻也不敢松懈。为应对持续降雨天气对运输秩序造成的影响,他拿起对讲机,背上防护包,挂上望远镜,沿着路肩对山体进行又一轮巡查。
今年54岁的赵世俊,是定西工务段陇西桥隧车间新阳镇桥隧养修工区的一名桥隧工,因为工作认真,被单位再次选派至防洪看守关键岗位。今年是他干看守工的第8个年头,他负责的1435看守点是全段防洪压力最大的一处。
陇海铁路1435公里处的Ⅰ级防洪看守点西接渭河二号大桥,东临鸡儿架隧道。“列车沿着山体运行,山上的石头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列车到来前,我们通过高清视频对看守范围内的山体和线路进行监控,确认安全后才能让列车通过。”赵世俊说。
除此之外,看守工每天还要对看守范围内的山体进行徒步检查。“我们每天仔细检查管内山体状态,有些地方植被比较茂密,肉眼观察不到,必须要用望远镜细看。”赵世俊说。
“1435看守点,K420次列车接近。”检查途中,对讲机里传来了行车信息。赵世俊伸长脖子左右扫视了一遍山体及线路,确认安全后,语气坚定地回答道:“K420次列车,1435看守点正常,可以通过。”
赵世俊的衣兜里,装着一本巴掌大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防洪看守注意事项,个别地方用红笔打了叉,每个叉旁边都标注着对应的线路里程、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变化情况。
“老赵是个细心人,每次线路巡检回来,他都要在笔记本上把检查情况记下来。”他的搭档何国栋介绍说,“有一次,我通过高清视频发现防护网内有石子,果不其然,正是老赵笔记本上标注的位置。”
陇海铁路是全国繁忙的干线,每天通过1435看守点的列车多达96趟。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前,看守工的工作意义重大。“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是我们看守工的职责,在岗一分钟,敬业六十秒,这份安全心你必须得操。”赵世俊朴实地说。
夜晚来临,这个彻夜灯火通明的看守点是峡谷里最耀眼的一道风景。陪伴赵世俊的,有房后向东奔流的渭河水以及草丛中尽情高歌的昆虫,还有过往列车高亢的风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