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平铁路 跨越山海一路胜景

发布时间:2021-02-21 【字体:


平潭站 成 俊 摄


澳前镇的客运码头


海坛古城望海楼


澳前镇玉道村的沙滩


三坊七巷 胡 鹏 摄

  福建省山海相连,自古交通不便,开山劈海、水陆通达曾是这里居民的千年愿景。或许正是因这份“念念不忘”,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始终有着不解之缘。在福建长乐南山,有一座天妃行宫,是郑和为感谢妈祖保佑建造的。郑和曾在长乐太平港伺风开洋,留下了许多古迹名胜。
  郑和史迹陈列馆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上镌刻着缠枝番莲花纹,衬托这位伟大航海家的亲笔手迹。手迹虽斑驳,却依然可以辨识。郑和钟古朴厚重,每当靠近,仿佛能听到钟声回响于历史的时空,传承着先辈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量。距此不远,是刚开通不久的福平铁路长乐站,现代化的铁路与下西洋的宝船相映成趣又相得益彰。
  时代的发展早已让福建突破山海的“围困”,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实现铁路市市通。最新开通的福平铁路更是结束了长乐不通火车的历史,3座新建车站将海洋元素与地方文化融合,造型小巧端庄,流线型屋面尤显飘逸优雅。
  乘动车经由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跨过大海,就到了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平潭岛。来这里旅游的文艺青年们最渴望见到的便是如梦似幻的“蓝眼泪”,那是深夜海中生物的美丽馈赠,一道道蓝色的荧光随着波浪上下涌动,仿佛来自大洋的精灵,又似铺在水上的星光,美不胜收。“蓝眼泪”是海水温度、海水养分、海流、风向与潮汐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年3月至9月都有机会看到,不过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平潭东半岛海岸大多都出现过“蓝眼泪”,坛南湾、龙凤头、仙人井、北港村、长江澳等地都比较热门。如果你“追泪”成功,可别忘了拍下这难得一见的美景。
  对于傍海而生的平潭而言,海洋既是养育它的“母亲”,也是分隔它与大陆的屏障。以前的平潭仿佛是养在深闺的女子,山海阻隔,只闻其名,难见芳容。福平铁路的开通如同搭起了一座鹊桥,让想来这里“追泪”的游客多了起来。
  平潭的美不止“蓝眼泪”。海中巨石、风力田、五彩石厝、沙滩、环岛公路……处处都是美景。位于平潭岛西北端的苏澳镇三面环海,这里有天然的避风港,大名鼎鼎的石牌洋风景区也坐落于此。石牌洋是一高一低两根碑形海蚀柱,屹立于海中礁石上,远远看去形似船帆,因此又被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据地质学家考证,这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让人看后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漫长的海岸线是上天对平潭的馈赠,敖东镇的鱼塘村拥有亚洲第一冲击坝,伸向大海的沙滩上偶尔能捡到来自远方的漂流瓶。地处平潭海坛岛东南的澳前镇东临台湾海峡,南靠坛南湾,环湾面海尽揽盛景。位于坛南湾滨海旅游区的海坛古城把明清建筑的古风古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启用不久的平潭站亦是一处景观。平潭站站房借鉴了平潭岛民居石头厝的风格,站牌两侧的斜顶塔楼沿用了老式民居的“人”字形屋顶,不留风雨檐。沿着扶梯来到候车层,抬眼是如浪花般层叠延伸的波浪形天花板,装饰风格融入了海浪与沙滩的设计元素,营造出海浪涌来一般的视觉效果,让人不禁联想到纯净的沙滩和著名的“蓝眼泪”奇观。
  在候车室,各种智能化检票、验证设备齐全,很难想象平潭10年前还是一个交通不便、环境闭塞的海岛。
  2月17日,苏澳镇钟门村六秀的郭重全带着行李,从石头厝老屋出发,去平潭站坐动车看望在福州的女儿。对当地人而言,这座车站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去平潭也成为许多福州人周末出行的新选择。当福平半小时生活圈形成,从福州的三坊七巷到平潭的“蓝眼泪”,也许真的只有“一步之遥”,而这靠的是福平铁路建设者走过的“很多步”,靠的是奔忙于此的铁路人注入的责任心。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提供
  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代开始,这里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后来,更是在清代至民国时期走向辉煌。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郑和史迹陈列馆
  郑和下西洋时曾在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留下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古迹名胜。郑和史迹陈列馆位于长乐区塔山,占地面积3378平方米,展品中有明代文物、图表、模型等近130件,形象地再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光辉历程。
  ●平潭石牌洋风景区
  平潭石牌洋风景区位于苏澳镇,有一对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柱体在漫长的历史中发生了强烈的球柱状海蚀、风化,风化壳层层剥落,现在的两根石柱是风化剥离出来的新鲜核心部分。石牌洋对岸的看澳海滩上还保存着60余座球状海蚀造型石景,它的奇特壮观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