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京沪谋新篇——京沪高铁开通运营9周年纪实

发布时间:2020-07-07 【字体:

  钢铁巨龙飞越南北,动车疾驰千里揽胜。
  今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满9年。京沪两地之间,这条铁路如一座丰碑,记录着中国高铁的光荣与梦想,镌刻着铁路人的浓浓之情、拳拳之心。
  京沪高铁自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后,以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营品质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沪高铁累计发送旅客11.19亿人次;截至2020年6月30日,连续安全运营3289天。
  历经9年砥砺前行,京沪高铁正在日益走向成熟和完善,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征程上,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出行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运输支撑。
  安全无终点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更是京沪高铁的生命线。“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京沪”的定位,决定了京沪高铁安全运营的极端重要性。
  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以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铁路北京、济南、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探索高速铁路安全管理、调度指挥、行车组织、设备养护维修等机制体制,分系统、分层次构建起京沪高铁安全运营体系,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同时路地联手,全面推进高铁外部环境安全整治,确保了京沪高铁运营安全持续稳定,树立起高铁安全运营新标杆。
  这些年,京沪高铁公司坚持深化标准示范线建设,深入探索安全运营规律,积极掌握安全风险管理主动权,保证了全线工务、房建、消防、供电、通信、信号、信息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
  为了确保高铁列车运行的高舒适性,京沪高铁的养护维修标准堪称“世界之最”:两根钢轨落差不能超过0.3毫米,道岔心轨和尖轨降低值误差不能超过0.2毫米。如此高的标准,“逼”着京沪高铁人不断探索科学的养护维修模式。近几年,京沪高铁全线工区全面推行工务、电务、供电生产生活一体化综合维修体制,提高了“天窗”利用率,提升了养护维修质量。
  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检测手段现代化、精修细修专业化、安全投入制度化,这是京沪高铁公司总结出的“六化”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基础。
  京沪高铁安全基础保障有力,动车就能跑得又快又稳,老百姓出行心里就更踏实。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率先按时速350公里运营,树起了世界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京沪高铁公司全力落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全面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客流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依然开行足够的列车,实施隔座售票方案,确保了旅客安全乘车,同时为一线职工配备了防护眼镜、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落实轮班制,调控好值班、休息时间,确保职工始终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京沪高铁安全运营。
  服务无止境
  配置了充电插头和开通了Wi-Fi的车厢里,伴随着浓郁的咖啡香味,很多旅客拿出笔记本静静忙碌着……不到4个半小时的车程,让这趟高铁列车俨然成为商务旅客的移动办公室。
  这是每天8时整从上海虹桥站出发前往北京南站的G8次列车上的一幕。京沪高铁持续提升人性化和数字化服务水平,让复兴号成为很多旅客出行的首选。作为标准示范线,京沪高铁不仅安全稳定,服务创新也是亮点纷呈,服务质量年年“更上层楼”。
  9年来,京沪高铁公司树立服务新理念,借助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拓展客运服务内容,实现京沪高铁客运服务高智能、高品质,提升了旅客乘车满意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自豪感。
  京沪高铁公司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深化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实现专业突破的重点,镜头不换,力度不减,完善细化客运服务相应措施,大力推进品牌实施战略,全面推进标识设计、商标注册和相关推广、使用、保护等工作,使京沪高铁品牌形象再上台阶。
  在主营业务方面,京沪高铁公司一方面着力加强运输产品研究和优化调整,积极研究落实适应客流需求的“一日一图”常态化措施,督促受托单位灵活落实好京沪高铁日常图、周末图、高峰图、淡季图方案,确保每个时期开车数量都能够较好地满足旅客乘车需要。另一方面,他们继续加强客票智能预分方案优化与盯控,保证在开行列车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让更多的旅客走得了、走得好。同时,京沪高铁公司持续巩固车站客运设备基础,持续推进站车“厕所革命”以及智能导航、电子客票、自助验证等设备设施完善更新工作,进一步提升京沪高铁的服务品质。
  2019年,京沪高铁公司还对全线63%以上的客站完成了商业和广告的升级改造任务。“上铁旅行管家”“悦途”等新网点上线运营,全线为旅客提供了34个差异化候车服务场所,使VIP旅客、会员旅客和商务座旅客享受到名副其实的个性化服务。
  京沪高铁服务好不好,群众用脚“投票”。数据显示,2013年2月28日,开通不到两年的时间,京沪高铁客运量就突破了1亿人次。此后,京沪高铁全线客运量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全年客运量达到了2.15亿人次,年均增长18.2%。
  中国人追捧,外国人也同样喜爱。“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当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提出“你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祖国”这个问题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将“高铁”列为榜首。“坐上高铁,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速度。”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被中国高铁圈粉。
  面对市场的厚爱,京沪高铁公司领导班子深知,服务永无止境。特别是在京沪高铁公司上市后,社会对京沪高铁服务质量的提升抱有更高的期待。公司正在研究构建服务质量系统性监管体系,从专业管理、体验、第三方、大数据等多维度进行评价管理,有效提升客运服务质量。
  创新无极限
  京沪高铁从设计、建设到运营,可谓中国铁路科技创新“集大成者”,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高铁的“代表之作”,为国内乃至世界高铁树立起了一面旗帜。
  京沪高铁在前期研究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系列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京沪高铁不仅在建造技术、施工装备上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而且为牵引电化、通信信号、装备制造等提供了试验场,建立了新技术、新装备的聚集创新平台,尤其是推动了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了我国技术装备水平,拉动了国家新产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
  虽头顶诸多创新桂冠,京沪高铁公司负责人却清醒地认识到:要把京沪高铁的科技创新放到中国高铁整体水准去分析、去考量,经常看看京沪高铁科技创新是不是还处于率先、领跑、引领的地位,找准差距在哪里、优势有哪些、创新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瓶颈等,以成为世界一流的“聪明高铁”为目标,瞄准最先进的科技水准,推进科技创新。京沪高铁的建成运营不仅完善了中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而且改善了京沪通道运输长期紧张的局面,还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他们在运营、服务、改革等各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中,京沪高铁公司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建设,与北京局集团公司、济南局集团公司、上海局集团公司和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专业互补、优势互补和资源互补,突破了现有管理制度的桎梏,进行了充满智慧的创新。这种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的创新,对国铁集团、京沪高铁公司和上述4个单位形成了多赢的局面。
  不光运营管理模式“敢为人先”,京沪高铁公司在资本运作上也先行一步,使公司成为国铁集团资本化、证券化、股权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2020年1月16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标志着“中国高铁第一股”成功登陆A股,铁路股份制改造取得重要进展,中国高铁正式进入资本市场。
  业界认为,京沪高铁公司上市是国铁集团实现优质资产股改上市的重要举措,是国铁集团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资本结构优化调整、推进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在我国铁路改革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当人流、物流、信息流通过京沪高铁源源不断流动时,资本也在创造着巨大价值。
  这是京沪高铁向国家经济建设递交的答卷,彰显了我国高铁的形象与实力,印证着时代的进步和变迁,推动着中国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九年弹指一挥间。京沪高铁的成长变化仅仅是中国高铁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未来的日子里,借铁路市场化改革的大势与东风,京沪高铁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谱写出更加华美的乐章,福及民生,泽被后世。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