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铁路好声音:刘生荣、吴向东、王娟三位代表畅谈参会体会

发布时间:2018-03-06 【字体:

   刘生荣:建议加大铁路煤炭运输任务

  (来源:华商报)

  

  3月2日中午12时,G26次列车服务人员开始送餐,准备参加两会的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生荣代表亲自为每一位代表送餐。“代表是我们的顾客,我们铁路系统无论领导还是工作人员,上了车就是服务员。”刘生荣说。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生荣本次参加两会准备的建议是调整铁路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力。他说,五种运输方式各有特点,铁路安全、便宜、环保,煤炭运输就更适宜选择铁路运输,以前铁路运力有限,现在有这个能力了,就可以承担更多的运输任务,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输结构。

  去年西成高铁的开通备受关注,刘生荣介绍,西成高铁开通以来客流非常强劲,1月以来,川陕交换客流较去年增长了15倍。而且往年客流淡季的大年初一、初二,今年却一票难求。“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刘生荣说,西成高铁、宝兰高铁的开通,让西安-成都-重庆形成西三角,把陕西融入到全国路网中,拉近了和其他城市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吴向东:铁路事业 互联网和铁路网实现深度融合

  (来源:光明网)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办事处主任、党工委书记吴向东代表:我是1993年参加铁路工作的,二十多年来,我见证了铁路的飞速发展,感受到铁路春运的巨大变化。

我参加工作时所在的江苏常州站是沪宁线上的一座特等站。那时的春运,旅客过年,铁路过关,紧张应对,昼夜运转,人人疲惫不堪,车站人满为患。沪宁杭大街小巷火车票代售点和售票大厅,购票排队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事业蒸蒸日上,高铁成就凸显。铁路春运的变化,除了旅客出行更加从容有序,还表现在铁路服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互联网和铁路网正在实现深度融合,铁路服务迈进“互联网+”时代。支付宝支付、微信“扫码支付”购票、APP自主选座等多种便捷购票方式,改变了人工买票难的窘境,为旅客带来了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使旅客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王娟:我国在高铁领域的研发不断突破

  (来源:光明网)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技术科高级工程师王娟代表:这次来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我感到既兴奋又自豪。我是1994年参加工作的,那时从济南坐火车来北京要花10个小时,现在坐高铁只要一个半小时。近5年来,中国铁路以平均每天近16公里的速度展开建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高铁运营里程到2017年年底达到2.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近七成,这种享誉世界的“中国速度”成为我们国家的金名片。我国在高铁领域的研发不断突破,未来将出现科技感十足的智能高铁,旅客坐进去会更加舒适和便捷。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