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飞驰,带火文旅,消费勃兴。
  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假期,内蒙古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流量高地”。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达2531.2万人次、同比增长10.28%;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176.86亿元、同比增长9.77%。
  内蒙古旅游季节性较强,如何抓住契机引客入蒙?依托“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如何以供给的“新”拉动需求的“旺”?歌迷专列与球迷专列的兴起成为新亮点,如何借机引领出行新潮流?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域经济、旅游经济等重点,精心打造“草原游+演唱会+银发游”定制化列车矩阵,精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通过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为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旅游列车——
  依托北疆文化资源,激活全域旅游
  金秋十月,内蒙古额济纳迎来最美“胡杨季”。一片片胡杨林仿佛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吸引旅游、摄影爱好者共赴秋日之约。
  “东边的呼伦贝尔天都黑了,西边的阿拉善才是黄昏。”江苏旅客吴先生从东部的呼伦贝尔出发,一路向西途经锡林郭勒,终于赶在秋季来到额济纳,“金色胡杨为我的内蒙古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
  9月中旬开始,全国各地前来额济纳的旅游客流逐步增加。“怎样满足旅客集中出行的乘车需求?”“如何让列车上的服务也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客运部门做足了准备。
  ——9月15日起,呼和浩特至额济纳K7911/7912次列车由每周2趟调整为隔日开行,平均每周增至3.5对。
  ——9月底,再增加一组车底,调整为每日开行,并对每组车底加挂硬卧5辆,编组合计18辆,定员增加330人。
  ——列车乘务组细心关怀老年旅客,推出搀扶如厕、送餐到座、整理行李物品、讲解沿途风景等贴心服务。
  “有了铁路部门在运力保障、出行服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我们的文旅产业更有品位和温度。”额济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
  “美”已经成为内蒙古的名片。今年,内蒙古旅游市场表现亮眼,充分彰显了“旺季更旺”的季节弹性。铁路部门加密开行旅游列车和高铁列车,推动客源加速增长,有力激活了内蒙古旅游市场消费潜能。
  “铁龙”拉着文旅跑。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持续推进“铁路+文旅”深度融合,挖掘新兴客流的增长潜力,开行“草原那达慕”盛会专列以及“火山号”旅游列车,带火了独具特色的草原风情之旅,让旅客在乘车过程中沉浸式观赏草原风光。
  歌迷专列——
  精准匹配需求,释放“演唱会经济”潜力
  今夏,乘专列看一场演唱会,成为草原人民的新时尚。
  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引客入蒙”战略,紧密对接文体赛事、明星演出等活动,加强“订单式”专列供给,精准接送跨城观演的歌迷,有效激活消费潜能。
  “票价太让人惊喜了,从呼和浩特东到包头全程只要21.5元!”来自包头的旅客赵先生算了一笔账。这趟歌迷专列全程二等座票价相当于车票全价的40%,创下了2015年两地开通动车服务以来的历史新低。
  “低价”并不是最大的吸引力,“有温度的服务”才是关键。
  8月16日凌晨,内蒙古包头突降大雨。风雨里,铁路部门暖心护航。原定发往呼和浩特东站与鄂尔多斯站的两趟歌迷专列,特地延迟发车30分钟。这一贴心的安排,让歌迷旅客带着满足与感动踏上归途。
  灵活响应市场需求,不仅体现在“深夜不打烊”的等候上,多项细致入微的特色服务也得到了歌迷认可。
  多部门联动保障——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主动协调地方交通部门,开通演唱会场馆直达火车站的公交专线,实现“公交—火车”无缝衔接,助力歌迷从演出场馆到车站接驳顺畅。
  新举措持续跟进——呼和浩特、包头站提前掌握歌迷集中出行信息,精心划定候车区域,增派工作人员全程引导,购票、安检、进站、乘车流程高效顺畅,提升歌迷出行体验。
  歌迷专列上,周围都是“自己人”——不少网友这样喊话。
  从提供产品到营造体验,从满足需求到创造幸福,歌迷专列用一张车票“撬动”一趟旅程。截至目前,草原铁路今年已累计开行歌迷专列5趟,精准化的定制服务为内蒙古释放“演唱会经济”潜能再添一把火。
  银发专列——
  适配老年需求 老“游”所乐幸福出行
  3月21日,草原铁路首趟银发旅游专列Y75次启程,“走得远、玩得好”的朴素愿望在“银发专列”上实现。
  “上车度假,下车打卡,不用长时间走路,也不用频繁搬运行李,这一点非常吸引我。”旅客杨凤梅打了个比方,银发专列就是一个流动的酒店。
  为打造移动的“银发家园”,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对列车进行了适老化服务升级,增配爱心呼叫器、便携拐杖、服务包等设备物品。出发前,车辆部门全面检查空调、卫生间、洗面间、电茶炉等服务设施,为旅客出行游玩营造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过去工作忙,现在退休了就想多出去走走,这次行程安排得很合理,适合我们老年人出行。”田站书是一名退休的铁路职工,乘火车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今年初,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紧扣银发族消费升级趋势,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开发普惠、舒适型银发旅游产品,以精准化服务供给激活“银发族”出行活力。
  “针对老年群体饮食特点,我们推出低盐低脂套餐,搭配时令蔬菜和杂粮米饭。”列车餐车工作人员介绍,菜品以松软易消化为主,兼顾营养与口感。
  在每节车厢“银发服务角”,放大镜、老花镜、拐杖、针线包、急救箱等多种物品一应俱全。乘务人员化身“暖心向导”,根据老年旅客的兴趣爱好,开展棋牌友谊赛、列车联欢会等文娱活动,丰富旅途生活。
  从温馨舒适的银发之旅,到奔赴音乐盛宴的歌迷专列,再到金色胡杨林间的旅游列车……草原铁路的特色列车,如同一支灵动的画笔,正在北疆大地上描绘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文旅新画卷。暑运62天,草原铁路发送旅客928.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国庆中秋假期8天,草原铁路发送旅客150.1万人次,突破历史纪录……草原铁路今年的每一次“破纪录”,都是内蒙古区域发展活力的直观体现。
  铁路为弦,文旅为弓,奏响了一曲引客入蒙促消费、兴区域的协奏曲。当下,“胡杨节”“蒙超”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温度,让悠扬牧歌与馥郁奶香,随着钢轨的延伸飘向远方,为北疆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奔腾不息的“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