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美好出行 赋能经济发展

——“十四五”铁路客货运输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5-10-21 【字体:

  通则畅,畅则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
  看今日中国,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中欧班列的风笛响彻亚欧大陆,一张覆盖更广、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现代化铁路网在神州大地绵延伸展。
  “十四五”期间,中国铁路牢记总书记嘱托,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勇担先行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实践书写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数字见证量的飞跃!五年来,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不断刷新纪录,从2023年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到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达到2313.2万人次。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实现连年增长,2024年达到39.9亿吨,日均装车突破18万车。
  改革彰显质的提升!五年来,运输产品供给不断优化、客运便民利民举措推陈出新、货运物流转型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出行体验更加美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脉动强劲。
  流动中国活力满满,“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正成为现实。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民生答卷写满速度与温度
  10月1日,昭君故里人头攒动。“带着孩子来这里过国庆,出站就有景区直通车无缝衔接,太方便了!”来自重庆的李女士在湖北兴山站下车,喜笑颜开。这份温暖的出行体验,正是铁路客运提质升级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客运产品供给,持续提升站车服务品质,为旅客平安便捷温馨出行提供了有力运输支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负责人介绍。
  数字无言,却兑现着滚烫的民生承诺。2025年春运5.13亿人次平安迁徙、国庆中秋假期2.13亿人次美好出行,每一组数据背后,都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初心。
  这份初心,镌刻在“一日一图”的精准调度里。铁路部门动态掌握旅客出行规律,统筹用好线路、车站、装备等资源,让运力跟着需求走——
  节假日增开夜间高铁,畅通旅客出行路;春节返乡,务工人员搭乘专列归心似箭;开学季,学生专列安全开行,大学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快速进站;球迷专列、歌迷专列,为观演观赛人群提供便利……多样化的客运产品,满足了老百姓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从东海之滨到西部戈壁,从北国雪原到南国水乡,复兴号开行范围持续扩大,“说走就走”不再是奢望。
  这份初心,融入“快慢相济”的温情守护中。不仅有时速350公里复兴号穿梭都市圈,还有公益性“慢火车”往返崇山峻岭,守护山区百姓温馨出行。
  “去县城给亲戚送羊哩!赶着牲口,就得坐‘慢火车’,安全还省心。”69岁的依火达拉道出了大凉山群众的心声。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以平均时速40公里蜿蜒前行,票价最低2元,逢站必停,55年风雨无阻。这“慢”里,藏着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深情。
  这份初心,绽放在“文旅相融”的创新实践中。近年来,避暑游、研学游、银发游持续火热,“熊猫专列”“京和号”“天山号”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串联大美山河,激活“旅游列车+”经济。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4386列。仅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972列,同比增长23.2%。
  跨境旅客列车上,汉语、英语、老挝语交织,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独特风景。中俄、中越、中蒙国际旅客列车飞驰,编织互利共赢的友谊纽带。今年1月至8月,广深港高铁、中老铁路分别发送跨境旅客2096.9万人次、17.49万人次。
  细微处的服务,悄然提升着出行幸福感。
  “扫码就能订到热乎可口的饭菜,真好!”G6783次列车上,旅客张女士对铁路畅行码赞不绝口。
  五年来,铁路客运服务持续升级。如今,适老化旅游列车加密开行,畅行码覆盖所有动车组列车,老年常旅客有了会员积分优惠,计次票、定期票覆盖73条线路,在38条旅游线路上推广实施旅游套票产品,94个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一盒好饭”暖胃又暖心,97趟动车组推行静音车厢服务,高铁宠物托运范围持续扩大,19座车站提供“轻装行”服务,120个车站实现站内便捷换乘,电子客票实现全覆盖……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回应着百姓对美好出行的期待。
  从“运得到”到“运得巧”,降本增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随着一列装载3000吨铝棒的货运班列从乌鲁木齐缓缓启程,全国铁路开始试点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4天后,班列抵达京唐港换乘海运班轮,驶向东莞。全程运输时限较之前相比压缩6天,物流成本降低4%。
  “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破解了多式联运的堵点。从2024年11月试点起步,到2025年一季度与4家航运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国内首次推出铁水联运全程物流“一单制”服务,为降低物流成本注入强劲动力。铁路95306平台上线78条多式联运“一单制”产品线路,1月至8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1148万标箱,同比增长17.5%。
  “一单制”,只是铁路货运改革的冰山一角。
  从大力发展物流总包服务,到建立市场化铁路货运价格体系,从打造高质量货运班列产品,到扩大物流金融服务……“十四五”期间,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为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装上加速引擎。
  “近年来,我们发挥铁路骨干优势,把助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在增加铁路货运量、降低物流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取得重要成果。”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说。
  货运组织体系完成系统性重塑——
  组建国铁集团物流中心,有效提升总部营销、跨局集团公司协调和全路统筹能力。在中国铁路武汉、上海、南昌、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推进物流事业部改革试点,激发市场化经营的内生动力。成立40个物流中心,减少物流中间环节,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数智化赋能转型成效显著——
  95306智慧服务平台实现物流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与主要港口企业及部分客户开展电子数据信息交换;95306“数字口岸”让口岸通关能力更进一步。
  物流装备不断创新升级——
  适应卷钢运输的卷钢箱、适应粮食运输的顶开门箱等15种新箱型相继研发,谱系化集装箱体系日益完善。
  改革,拉动了货运量的增长,也提升了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
  “十四五”前4年(2021年至2024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55.2亿吨,连年实现增长。今年1月至8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26.83亿吨,铁路物流效率和品质持续提升。
  物流总包,是近两年的货运改革热词。从“站到站”转向“门到门”,从铁路运输承运人转向物流综合服务集成商,国铁集团将物流总包作为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今年1月至8月,国铁集团累计签订物流总包合同1120个,合同运量13.3亿吨,占全年总运量的近30%。
  改革,还在向纵深推进。
  铁路金融服务正为企业“输血”。国铁集团在去年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推出“铁路运费贷”“信用证结算”“铁路单证融资”等物流金融服务的基础上,今年又联合10家商业银行推出“运费证”产品,客户融资成本降至2%以下。
  高铁快运重新定义“鲜”度。6月5日,G568次列车载着茂名荔枝贴地飞行,4小时30分闪送至武汉。荔枝从枝头到货架最快24小时,较传统陆运效率提升3倍以上。目前,高铁快运服务已覆盖全国252座高铁站,“高铁急送”服务覆盖196个主要城市。
  物流因铁路更高效。如今,全国1、2、3天快货物流圈加快构建。今年四季度,铁路共铺画跨铁路局集团公司货物班列线路453条,较“十四五”初期实现翻番,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全国主要港口。广州至沈阳X8783/8784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用时压缩至40小时以内,仅次于航空。
  运输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公转铁”运输持续增长,疆煤外运量同比增长47%,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13.2%。
  万里铁道,大秦、浩吉、瓦日等重载铁路车轮滚滚,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疆煤外运畅通无阻,粮食、化肥、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安全有序,铁路货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注入强劲动能。
  从“联内外”到“惠城乡”,服务大局彰显铁肩担当
  阿拉山口国境站的晨曦中,中欧班列载着汽车配件与电子产品鸣笛启程。这是国铁集团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更是铁路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的真实写照。
  钢铁驼队驰骋新丝路。五年来,国铁集团持续擦亮中欧班列、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等国际联运品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实现“天天班”开行,跨里海通道自2024年7月起实现常态化运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乘着“钢铁驼队”走向世界,成为国际贸易新亮点。
  雅万高铁书写“一带一路”崭新篇章。截至10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满两年,累计发送旅客超1200万人次,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超565万公里,运输能力持续攀升,服务体验不断优化,运营安全稳中有序,辐射效应日益彰显。
  服务新发展格局,铁路勇挑重担。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经济区域间,铁路全力打造10条班列产品示范线,快速货运班列实现客车化开行。在今年四季度调图中,跨铁路局集团公司快速货运班列数量进一步增加,铁路快捷物流圈加速拓展。
  助力乡村振兴,铁路情深意长。在和田开往乌鲁木齐的5818/5815次列车上,旅客艾力的烤包子香气四溢。乘务员热情吆喝:“乡亲们的好货,多尝尝!”不到20分钟,80个烤包子就卖光了,艾力稳稳入账400多元。这样的列车,让铁路沿线群众的腰包渐渐鼓起来。放眼全国,公益性“慢火车”穿行深山间,成为拉动乡村振兴的“便民车”“致富车”“连心车”。
  从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从高铁呼啸疾驰织就路网,到“慢火车”悠悠穿行传递温暖,铁路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征程上,不断彰显新担当、贡献新力量。
  安全是铁路的生命线,更是最大的民生。五年来,无论是抗击冰雪灾害,还是搏击台风抗洪水,危急时刻,铁路人总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争分夺秒转运受困群众,连夜抢通线路,开辟绿色通道抢运救灾物资,牢固的钢铁防线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铁路将牢记初心使命、奋勇担当作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