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拓新局

发布时间:2025-10-16 【字体:

  晨曦微露,西安国际港站已是一派火热景象。巨大的龙门吊将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精准吊装;集装箱堆场内,满载货物的卡车往来穿梭,为这里注入无限活力。
  截至10月13日,今年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和到达的中欧班列突破4600列。中欧班列(西安)自2013年开行首趟以来,累计开行量突破30000列,超过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的1/4,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嘱托记于心,使命践于行。“十四五”期间,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保通保畅,推动铁路运输补链、强链、延链,不断提升中欧班列(西安)的开行品质。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国际干线已达18条,线路布局日趋多元、辐射能级持续提升、班列内涵不断拓展。
  10月12日,位于西安国际港的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超市门庭若市。“我经常来这里采购,中欧班列拉回来的货品质量有保证。”西安市民何欢说,他经常购买的是哈萨克斯坦的面和油,还有孩子爱吃的一些外国零食。
  这家超市通过一条铁路专用线直通西安国际港站,不仅汇聚了中欧班列沿线多个国家的优质商品,还有利用外国食材制作的陕西美食小吃和面食制作研学馆,成为当地市民休闲购物的热门打卡地。
  与此同时,“中国造”的日用百货、陶瓷制品、新能源汽车等货物也搭乘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启程,驶向欧亚地区。国产厨卫产品从西安出发,15天即可运抵欧洲;延安苹果搭上中欧班列,8至10天就能到达越南市场。
  国内外互联互通,心与心紧密相连。“钢铁驼队”的足迹随钢轨不断延展,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开行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11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2025年4月,全国首趟中欧班列铁路物流金融服务专列从西安发出。特别是2022年全国首趟西安至杜伊斯堡的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后,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频次持续加密,开行范围不断扩大,在保证运输时效的同时,运能实现翻倍增长。
  ——精准提升服务品质。西安局集团公司推出客户全程“一次委托”、运单“一单到底”、结算“一次收取”的服务模式,联合海关、国际港务区探索高效便捷的国内外货源集结和分拨方式,实现铁水运输无缝衔接。今年6月,中国西安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码头互联互通,实现了中欧班列开行从“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的升级,进一步降低了国际物流成本。
  ——数智赋能降本增效。作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国际港站在“十四五”期间扩充堆场11万平方米,新建9条贯通式货物线,推出“港口内移、就地办单、铁海联运、无缝对接”新模式,组建班列专班,打造有温度、有效率、有口碑的铁路物流服务品牌。
  立足国内,这条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黄金通道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客户。一大批龙头企业纷纷定制专列,商品搭上了中欧班列的“快车”。
  放眼全球,中欧班列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和地区“串珠成链”,构建了一条贸易往来、人员交流的黄金通道,助力陕西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