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骄阳似火,在天津西站乘车前往杭州旅游的王女士,刚一踏入候车大厅,便忍不住连连感叹:“比以前凉快多了!整个人的心情都跟着舒畅了,这些遮阳帘可太管用了!”
天津西站作为天津市的地标式建筑,候车大厅的拱形玻璃屋顶本是设计亮点,可一到烈日当头,阳光毫无遮挡地透过透明屋顶直射而下,整个大厅的温度随之升高,影响了候乘体验。
面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协同相关铁路局集团公司,为候车大厅增加了空调数量,但即便这样,阳光直射时旅客体感依旧不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京沪高铁公司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不断改进作风,领导班子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现场感受温度变化并听取旅客和车站职工的反馈,最终决定启动遮阳帘设计安装项目,在降低室内温度的同时,科学合理地改善旅客体感温度,让旅客的出行体验持续升级。
天津西站候车大厅的拱形玻璃屋顶面积达29699平方米,大约相当于4.16个标准足球场。京沪高铁公司投资2579.78万元,用于遮阳帘设计安装项目。“当时为了确保车站每天正常运营,我们所有高空作业都是错峰、分区域完成的。”京沪高铁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忆说,“经过前期多次调研,我们反复推敲能够兼顾美观和实用性的遮阳方案,并到现场确认试装效果,才有了最终的成品。”
如今,天津西站站房的135幅遮阳帘已整齐“上岗”,凭借光感调节功能,不仅让候车区域的温度降低了3至5摄氏度、阻挡了90%的紫外线,还能根据阳光角度自动开合。“加装遮阳帘之后,旅客反馈很好,凉快舒适的环境让车站职工的工作状态也更好了。”天津西站客运值班员张星蕊说。
在京沪高铁公司和相关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努力下,上海虹桥站也正通过一系列行动提升夏季候车舒适度:新增2台冷却塔以强化地源热泵制冷效能,同时在候车层及商业夹层同步布局120台远程送风组、34台岛式送风单元、16台立式送风柱与1006个球形喷口。这一套“组合拳”全面提升了候车厅空调制冷能力,让旅客在盛夏时节也能享受到清爽宜人的候车环境,切实优化了出行体验。
旅客有需求,铁路有回应。7月25日8时许,李女士乘坐的列车还有10分钟就要检票,她从地铁北京南站C口出站后,按照指引标识,只用了不到2分钟,就到达北京南站4号快速进站厅检票乘车。“我平时通勤经常走这个快速通道,宽敞又好找,而且人流比较分散,检票会更高效一些。”她开心地分享了自己的进站体验。
为了让旅客进站体验更为顺畅高效,今年,京沪高铁公司协同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对4号快速进站厅进行了改造升级:新增候车面积约260平方米,划出两处安检区与两处候车区,配备4台安检仪、15台人脸识别闸机和3台半自助检票设备,有力提升了该进站厅的承载旅客能力。
随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京沪高铁公司持续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用力,积极转变作风,把服务旅客美好出行作为有力抓手。当前,他们正在更换24个车站站台动态显示屏以及静态标识、推进常州北站风雨连廊建设等方面发力,从细节处着手提升服务品质,持续增强广大旅客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