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银光,穿梭在烟雨江南。仆仆风尘,千沟万壑成过往。”一曲《醉美合福》,描绘了合福高铁沿线的秀美风光,也反映了这条高铁开通运营后沿线百姓的喜悦心情。
2015年6月28日,合肥至福州高铁开通运营,安徽皖南多地迈入高铁时代,我国南北高速客运专线再添新通道。十载光阴流转,合福高铁总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为区域经济发展、文旅深度融合、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
托合福的“福”,沿线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合福高铁深刻地改变了百姓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城镇乡村串联在一起,人员、资金、物资快速流转,新型城镇带、产业聚集带、经济繁荣带在沿线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强国的最佳注脚。
这条高铁开通后,安徽境内黄山、巢湖、铜陵、泾县等多地迈入高铁时代,皖南地区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激活安徽潜在旅游市场。
合福高铁和沪昆高铁在江西上饶“十字交叉”,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应运而生,吸引了11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落户,形成数字文创、信息安全、数字医疗等六大产业集群。2024年,试验区数字经济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较10年前增长超200倍,成为响当当的“江西数字经济增长极”。
合福高铁犹如钢铁引擎,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强大动力,一个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被重新定义。安徽泾县、无为市从“手无寸铁”一步迈入“高铁时代”,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企业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运输效率显著提高,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纷至沓来。如今,泾县电机泵阀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内,集聚了66家电机泵阀制造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比亚迪投资200亿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配件产业园项目落户无为,安徽楚江高新电材有限公司追加在无为的投资,这两大“凤还巢”产业项目,直接成为拉动无为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
素有福建省“建筑之乡”美誉的福州闽清县,曾因物流成本高、人才技术匮乏,导致建筑业产值低迷。在合福高铁的助力下,闽清建筑业顺利实现“突围”:装配式建筑技术顺利引入、绿色建筑产业园拔地而起,建陶、电缆、家居等产业集群在高铁经济圈内加速聚合。2021年,闽清成为福建全省首个建筑业产值破千亿元的县,随后持续领跑,2024年产值攀升至1462亿元,实现从“建筑之乡”到“千亿集群”的飞跃。
搭乘合福动车,文旅融合融出新天地
高铁“启航”,打破安徽皖南山区的地理“桎梏”,让徽州文化和旅游资源进入更多人视野。黄山,这座“天下第一奇山”,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全球游客纷至沓来”,高铁用速度与效率,深刻改变了黄山市这座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时空观。
十年来,黄山北站年发送旅客从开通初期的约190万人次跃升至超500万人次,高铁带动黄山市旅游收入年均大幅增长。如今,黄山市年游客接待量超过9200万人次,比10年前增长120%以上,旅游总花费从十年前的354.4亿元到现在超过840亿元。
高铁与旅游,有一种天然的默契。武夷山市发挥“双世遗”的优势,将茶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产业中,有效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武夷肉桂60箱发往广州,茶饼、茶砖发往恰克图……装船喽!”6月28日晚,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再次开演,重现中国茶沿着万里茶道香飘世界的盛景。
10年前,合福高铁开通伊始,来武夷山旅游的王龙涛入选印象大红袍艺术团,这一演就是10年。《印象大红袍》打破武夷山“白天登山、夜晚空城”的困境,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两天延至三天,催生茶宿、茶研学等新业态,武夷山旅游从“门票经济”变为“全域体验”。去年,武夷山旅游接待人数达3302万人次。在种植面积未变的情况下,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150亿元,是2018年的7倍多。
“早在上庄看胡适故居,午登徽杭古道蓝天凹,晚宿家朋乡摄影小镇。”这条被合福高铁串联的“黄金旅游线路”,也是安徽绩溪县文旅“破圈”的生动注脚。穿梭于白墙黛瓦的“钢铁游龙”,载着徽文化的千年底蕴,驶向更广阔的舞台。10年来,该县旅游综合收入从29亿元增至52.4亿元。
合福高铁的速度,助力江西旅游风生水起。上饶承接并用好高铁的“流量红利”,引爆文旅市场的“核聚变”。2024年,上饶接待游客飙升至2.3亿人次,是合福高铁开通运营当年的一倍多;德兴市与长三角、京津冀实现“朝发夕至”,挣脱地理桎梏阔步前行。据统计,德兴市2024年接待游客1240.56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727%,旅游综合收入达77.6亿元。
激活城乡潜力,乡村振兴遇铁更兴
“合福高铁开通运营10年来,婺源的人气越来越旺,乡亲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江西婺源民宿厚塘庄园老板李先生说。
李先生当年在深圳赚到“第一桶金”后,回村开办了园林式民宿,离高铁站只有5分钟的车程。托合福高铁的福,民宿生意越来越好,李先生聘用了不少附近村民,大家的日子更加红火。
今年73岁的吴师傅有着双重身份,他既是安徽泾县黄村镇平垣村的村民,又是当地平垣秘境景区的筏工。“从前我在家种茶叶、青檀,全年赚5000多元。有了高铁,村里发展乡村经济,我在家门口干筏工,一个月就能挣到将近4000元呢。”
10年来,像吴师傅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人,在平垣村越来越多。平垣村山清水秀,物产丰富。随着合福高铁开通运营,这座位于皖南山区的小村庄,成为许多游客向往的“水墨桃花源”。村民也通过参与民宿经营、游船服务等,每户年均收入增长了3万多元。
10年前,合福高铁大动脉在万众期盼中闪亮登场。10年后,这条黄金大通道已深度融入沿线肌理,成为撬动乡村巨变的强力支点,助力山村实现振兴、拥抱繁华。
合福高铁五府山站所在的广信区48个乡镇精心打造“蜜蜂谷”,把险峰、飞瀑、竹海连缀成全域旅游画卷,“风景变现”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支柱。每到采茶季,高铁列车日均运送近400名茶农飞驰武夷山,63岁的茶农吴世江细数变化:“以前去武夷山采茶要花100元钱包车转3趟,现在合福高铁只需要17分钟,20天就能挣到三四千元!”
得益于合福高铁、杭黄高铁的开通运营,歙县到合肥、杭州的最快时间分别缩短至1小时17分钟、1小时29分钟。与此同时,歙县非遗歙砚徽墨制作、鱼灯制作的独特魅力也吸引着年轻人返乡创业。结束“北漂”的“95后”小汪,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回到家乡守着爷爷的老手艺,向天南海北的游客展示非遗魅力……
车轮滚滚,笛声清越。过去10年,合福高铁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时代答卷,融入16万公里长的钢铁动脉,共同托举起流动的中国;展望未来,随着波澜壮阔的中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合福高铁将演绎更多、更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