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中国高铁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7月8日上午,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国家会议中心装点一新、热闹非凡,四层大会堂内灯光璀璨、宾朋云集,以“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
“热烈欢迎!”“诚挚欢迎!”……今年是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世界在这样的特殊节点选择中国,中国人民备感荣耀,张开宽广的双臂拥抱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
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由国际铁路联盟(UIC)发起并组织举办,现已成为展示和交流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水平与成就的全球盛会。时光流转,这是这一盛会时隔近15年后重返北京,吸引来自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及国内参会代表共计2000余人参加。北京成为第一个两次举办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城市,中国是目前唯一一个两次举办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国家。
2010年,中国举办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之时,还是新建高铁国家,呈现追赶之势。现在,中国已成为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网络通达度最高的国家,展现领跑之姿。
中国高铁闪耀世界舞台中央,引发与会嘉宾热议。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坚持创新发展,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树起高铁技术国际标杆,极大便利群众出行,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国拥有占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运营高铁网络,是全球领导者和灵感来源。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它创造了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高铁系统,重塑了交通、经济和区域发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的今天,中国铁路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与世界各国分享高铁发展成果,携手共绘高铁事业发展新蓝图。”
……
中国成果,世界共享。
“让老挝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让老挝迈入了21世纪。”说起中老铁路,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很动容,“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高铁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对我们非常重要”“中吉乌铁路大大缩短东西方距离,将重塑贸易格局”……来自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嘉宾,热切期盼借鉴中国铁路和高铁发展经验。
其间,现场播放了两部宣传片,各方嘉宾凝神观看,不时举起手机拍摄精彩瞬间。国际铁路联盟世界高速铁路宣传片,阐释世界高铁发展现状,展现各国期盼发展高铁、依托高铁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名为《中国高铁: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国高速铁路主题宣传片,给出了高铁未来发展的中国方案:更安全、更高速、更智能、更舒适、更绿色。
10时30分许,主题演讲与专题讨论环节开启,国际铁路联盟、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相继发布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报告、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报告,印尼、沙特、摩洛哥、塞尔维亚等国的企业负责人、相关组织专家等围绕“高速铁路新拓展”开展专题讨论,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克诺尔集团、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思想碰撞火花,交流启迪智慧。
“‘Whoosh’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印尼-中国高速铁路公司董事长德维亚纳高兴地介绍。
“Whoosh”,是印尼民众对借鉴中国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先进成熟技术,为印尼量身定制动车组的亲切称呼,原意为高速列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在印尼语中是“节省时间”“优化运行”“可靠系统”首字母的缩写。自2023年10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已有超1000万人次乘坐“Whoosh”快捷出行。
“匈塞铁路最高运营时速200公里,贝诺段已于2022年3月通车……”塞尔维亚铁路基础设施公司总经理耶夫蒂奇说,期待诺苏段通车后,给当地带来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匈塞铁路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旗舰项目,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对接的首个项目。贝诺段开通运营三年多,累计发送旅客约1100万人次;诺苏段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并取得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塞尔维亚国家规范符合性认证、安全评估认证;匈牙利境内建设正有序推进。
会场内外,各路媒体记者紧张忙碌,通过网络、电波将大会精彩传向全球。央视记者郑连凯15年前就报道过第七届世界高铁大会:“这次感觉不一样,中国高铁成果更加丰硕,令人自豪。而且世界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正加速驶入现实,我国高铁领跑优势将不断巩固扩大。”越南之声广播电台记者范忠坚说:“开幕式内容很丰富,让我们对整个大会充满期待。越南也计划建设高铁,希望借鉴中国成功经验。”
身着志愿者衬衫的北京交通大学学生陈喆,到13时才顾上吃午饭:“我们学院来了20多人,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负责为大会提供引导、咨询等服务。”像他一样,许多不同岗位的幕后工作者正为大会做着保障工作。
本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持续到11日,将举办圆桌论坛、分组技术交流、参观体验等多样化活动,共聚智慧、共谋未来。
这是一条纽带,联通中国与世界。
这是一个舞台,展示高铁最新成果。
这是一扇窗口,洞见未来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