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音绕三秦 大地起宏图
——铁路保供应稳增长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2-08-07 【字体:

  8月的陕北,烈日炎炎,一列列满载电煤的钢铁巨龙驶向“两湖一江”等地区,全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稳定供应。截至7月31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今年累计发送货物1.91亿吨,同比增加3694.67万吨、增长24.02%。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市场变化带来的多重考验,西安局集团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部署要求,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铁路客货运输,积极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稳住经济大盘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张网”保障重点物资运输
  8月5日凌晨,一列满载3000余吨电煤的列车驶入西安局集团公司管内略阳站,解了陕煤略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燃“煤”之急。铁路部门主动担当国铁企业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立足陕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用好用活陕西铁路运能“一张网”,精心组织电煤、涉农物资、防疫物资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地方经济稳增长。
  受疫情影响,今年铁路客流下降,西安局集团公司科学优化运输组织,大力开展货运增运增收攻关行动。他们倒排时间节点,将装车任务量落实到每天、每班、每趟车,确保货运任务足额兑现;主动联系企业,大力推进“公转铁”运输,优质高效满足企业运输需求;组织客户签订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和大宗物资运输协议,其中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客户67家、1.78亿吨,大宗物资运输协议签订客户29家、2.28亿吨,全力满足民生物资运输需求。
  入夏以来,电煤需求旺盛。西安局集团公司建立客户、车站、铁路专用线三方对话机制,及时解决煤炭装运结合部问题;严格实行优先批车、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放行、优先卸车的“五优先”措施;大力开展卸车攻关,全面提高夜卸率,以卸车保装车。针对浩吉铁路电煤保供运输工作,他们在靖边东站安装货物装载状态视频监控系统,在靖边东至襄州北区段实行“双班单司机”值乘模式,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截至7月31日,西安局集团公司今年累计发送电煤9521.2万吨、同比增长22.6%。
  陕西省秦巴山区的汉中、商洛、安康等地盛产砂石骨料,常年远销全国各地,但今年受疫情影响,产出后无法通过公路运出。西安局集团公司组建营销专班,按照“一企一策”“一品一册”原则,主动为上下游客户牵线搭桥,制订运输方案,全力解除客户的后顾之忧;采取运费下浮与量价互保等优惠叠加方式,增强客户“公转铁”运输意愿;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降低公路交通限制,促进地方企业生产正常运转。截至7月31日,西安局集团公司今年累计发送砂石骨料444.6万吨,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一条路”畅通国际贸易通道
  盛夏时节,满载着进口面粉和食用油的返程中欧班列抵达西安国际港站。6年来,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通过中欧班列拉回“洋货”已实现常态化。依托“钢铁驼队”的强大运力,他们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厂,在阿拉山口、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构建起粮油种植、收储、加工、贸易等“一条龙”体系。
  丝路迢迢,笛声悠扬。西安局集团公司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大力畅通陕西对外开放发展的钢铁大道。今年以来,他们大力改造西安国际港站,有效提升站内装卸车能力和运输组织效率;持续优化中欧班列(西安)开行方案和作业流程,提升通关效率;联合海关、西安国际港务区,探索高效便捷的国内外货源集结和分拨方式,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质量。
  今年以来截至7月31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2217列,发送货物185.5万吨。中欧班列(西安)往返单独线路由7条增加至10条,往返开行频次由每天9.7列增加至每天10.2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持续位居全路前列。
  惊喜之外更有惊喜。6月21日,陕西首次组织开行中老铁路(西安—万象)国际货运列车,打通了陕西及我国中西部地区直达老挝及东南亚地区的国际物流新通道。陕西企业产品可以通过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走进东盟各国,对加快全面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提升陕西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
  从“公交化”开行中欧班列(西安),到开展铁铁、空铁、海铁等多式联运业务,再到开行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陕西铁路的货运通道越拓越宽。截至目前,西安国际港站已形成与青岛、宁波、上海等主要港口城市“牵手”的外环沿海线和与襄阳、洛阳等中部城市连接的内环节点线,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货源地,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货物在这里集散分拨,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列车”满足旅客多样需求
  7月22日,“K1314次相遇相恋号”婚恋交友定制列车从西安站发出,来自陕西6家国有企业的200余名单身青年开启了浪漫之旅;8月2日,Y414次旅游列车驶出西安站……这是西安局集团公司满足旅客出行多样化需求、助力旅游市场恢复和发展的有益尝试。
  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旅客出行需求更加多元化。铁路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客运组织,建立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快速实施的市场响应机制,对客运复苏的重点区域、重点区段有针对性地调整运力资源,提供阶段性、阶梯式运输供给,精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西安局集团公司充分挖掘市场潜力,精准实施“一日一图”。他们针对周末、节假日、暑期旅客出行实际,分时段、分方向制订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发挥管内西宝、西汉、西康等方向运力,动态加开热门方向旅客列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探索实施新票制、静音车厢等服务举措,持续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推动客运提质增效。
  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稳就业和消费恢复。西安局集团公司创新推出集住宿、娱乐、体检、会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定制服务列车,设计“一日观两景、途中娱乐多、每日换座城”的旅游特色线路,为观光旅游、研学旅行、商务出行等提供全新的出行模式,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西安局集团公司与当地政府、文旅、教育等部门加强对接,积极探索“公益慢火车+”运输服务模式;在管内西成高铁、大西高铁等5条线路69个区段推出20次/90天计次票服务;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杨陵现代园等景区合作,推出持火车票享受价格折扣优惠活动;上线运行“西铁行”App,为旅客提供订票、接送站、行李搬运等特色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风雨来袭,稳字当头。6月份以来,西安局集团公司在开满图定旅客列车基础上,累计开行省内定制服务列车44趟;全年预计开行省内定制服务列车100列以上,跨省旅游专列20列以上。一列列定制服务列车的成功开行,打造了铁路的旅游品牌,密切了路地战略合作,增强了旅游市场活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贡献了铁路力量。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