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53分钟“天窗”,点亮万里灯火

发布时间:2025-10-14 【字体:

  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18时,河南新乡,一场秋雨初歇。此刻,多少人家正围坐桌前,举杯交箸,共享团圆。
  国庆中秋假期返程高峰即将到来。京广线上,一群“黄马甲”悄然集结,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作业前的最后准备。
  “工具包三个、水平尺一把、激光测量仪一台……清点完毕!”工具材料一样不落,大家手抬肩扛,将沉重的车梯一步步搬上线路。
  “我们申请‘天窗’对关键设备进行检修,确保列车安全正点。”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供电段新乡供电车间主任宋兴海介绍。
  夜色如墨般浸染开来。“作业命令已下达,可以接挂地线!”宋兴海通过对讲机下发指令。地线人员迅速就位,打磨钢轨、验电接地,防护人员警惕地守护着邻线车辆。
  两名接触网工——文秀杰和张斯旗利落地攀上高高的车梯作业平台。他们头顶的照明灯射出光柱,点亮这片天地。
  今晚检修的核心设备是“分相绝缘器”。文秀杰稳稳持住水平尺,测量两个倒角的水平,一丁点的偏差都不放过;张斯旗则用模拟电力机车受电弓的滑板,在绝缘器上来回滑动,反复确认没有“硬点”。
  宋兴海仰着头,目光紧跟着高空作业人员的每一个动作,大声提醒:“注意‘止钉间隙’,一定要保证滑道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
  寒露时节的夜风,带着穿透工作服的凉意。检修完毕,宋兴海不放心,攀上车梯进行复验。他用手仔细触摸关键部位,用水平尺复核数据,直到确认所有项点达标,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53分钟的“天窗”转瞬即逝。作业结束的指令传来,高空作业人员快速从平台下来。大家再次清点工具材料,抬着车梯,默默走下线路,身影逐渐融入夜色。(赵云祥)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