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在万里铁道线上书写奋斗故事
——走近第七届“最美铁路人”

发布时间:2025-08-28 【字体:

本报记者 刘静
  在祖国的万里铁道线上,有这样一群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最美铁路人”:他们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大蓝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千千万万奉献在一线、成长在基层、建功在岗位的新时代铁路人的生动缩影。
  最美,源自立足岗位的坚守奉献
  2023年12月8日,济郑高铁全线贯通运营,一条链接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客运通道形成。作为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动车二车间动车组司机,孔祥配尤为兴奋。
  时间回到2023年8月,济郑高铁山东段联调联试启动。济郑高铁与京沪高铁、胶济客专之间的联络线坡道大,需要上跨高铁线路,曲线多、限速低,加之为不影响运营线的正常运输,提速试验定在了夜晚进行,这对司机的操纵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孔祥配带领小组成员精心准备,将提速区段的线路数据、公里表、区间限速等内容熟记于心,最终圆满完成了提速试验任务。
  23年来,孔祥配累计安全走行407万公里,运送旅客700多万人次,7次担当新建高铁线路的首发任务。
  海拔3100多米的祁连山山丹马场,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7%,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9摄氏度,冰雪期长达9个月,对确保高铁设备安全考验很大。
  作为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张掖西综合维修车间的一名工长,陈永红从兰新高铁开通前期介入至今,始终扎根于此,用心守护着兰新高铁山丹马场至浩门区间的铁路设备安全。
  干活认真、技能高超,这是工友们对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工务段西宁高铁路桥车间桥隧工马万里的褒扬。
  30年来,他手握检查锤辗转于青藏铁路西格段以及兰新高铁民和南至浩门间,用双脚丈量数千个涵洞桥隧,在不断钻研下成长为令人敬佩的“桥隧医生”。
  最美,源自真情为民的服务本色
  推进“公转铁”运输、煤电油运保供、畅通货运物流“筋络”、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入路21年来,王婷婷一直奋战在陕北革命老区货运一线,诚心诚意为客户服务,尽职尽责保货装安全,持续展现着铁路货运人的服务本色。
  2024年1月22日,西安铁路物流中心挂牌成立,榆林营业部闫庄则营业室也应运而生。作为一名货装值班员,王婷婷积极开拓市场,为上下游客户破解难题。2024年4月初,“量价互保”的政策一出台,王婷婷就开始四处奔走,大力推介新政策给客户带来的便捷和优惠。上游企业提了效,下游客户省了钱,铁路多发了货,成功实现了“三赢”。
  华东大地,“西子号”奔驰在繁忙的京沪线上。值乘这趟列车的,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客运段高铁一车队的“西子号”列车长车菲菲。
  2023年春运,除夕的前夜,由于天气原因,致使北上大批列车晚点,许多需要换乘的旅客面临错过下一趟列车的窘境,而这也意味着他们很可能错过除夕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车菲菲十分理解旅客们的归心似箭,她尽自己所能查找解决方法。一位初次独自坐车回家的大学生在下车时特意等到了最后,只为对车菲菲说一句“谢谢你,新年快乐”……
  深圳北站,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车站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务队队长李元和同事们也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他们积极探索,推出英语通、粤语通、深港通、铁路通的“四通”服务,用不同语言为旅客提供市内交通、周边景点、火车到发等多种咨询服务。
  南宁东站,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铁路公安处南宁东站派出所二级警长高明伟驾驶着以他名字命名的“明伟流动服务车”,穿行在站厅候车区与24个检票口之间。“1615”,这是高明伟最喜欢的警号的后四位,他说:“这意味着守护旅客出行平安‘一路有我’!”
  最美,源自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等60余座世界一流桥梁的建设中,都有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桥梁电焊工王中美的身影。工作24载,由她创新的多项焊接工艺填补了我国多项技术空白,创造了多项桥梁建设的世界纪录。
  如今,王中美已经是公司的“首席电焊工”和电焊工匠技师,可她却并不满足。她说:“焊接是桥梁的生命,我将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焊接技术做到极致。”
  隆冬时节,一列列重载列车行驶在大秦线上,全力保障着电煤运输。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则像重载列车的“耳朵”和“嘴巴”,是确保重载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电务段湖东移动车间湖东无线测试工区通信工丁巧仁,就是维护它们的技术能手。
  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攻关。丁巧仁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破解“和谐型机车新旧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不能互换通用”等难题20项,以妙手巧思精心守护着大秦重载通信畅通。
  钢铁巨龙纵贯山峦、横穿江河,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世代友谊的列车,飞驰在中老铁路上。这一幕幕的场景,令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车辆段检修车间车辆电工王超感到无比自豪。多年来,他在旅客列车检修“责任田”里埋头深耕,用心为中老铁路旅客列车安全保驾护航。
  目前,中老铁路已开通运营满三年,运输安全保持稳定。在与中老铁路一路同行的时间里,王超日复一日地精检细修,持续为“黄金通道”增添色彩。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