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鑫 方大丰 本报通讯员 莫平凡
赵春青 绘
在湖南省株洲市火车北站,编组场就像一个巨大的“蜂巢”,头戴草帽的调车员如同忙碌的“工蜂”。连挂、转线、推进、牵出,一列列编组好的列车被拉到出发场,挂上机车后,驶向全国各地。
株洲北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包括中欧班列在内,每天办理的货运列车多达1.6万辆,被誉为“列车工厂”。京广、沪昆两大干线四个方向的货车在此解散、集结、编组后,组合成新货车再次出发。
正是下午,烈日如火,钢轨滚烫。调车员忙碌的股道间,温度超过50摄氏度。
“看!那就是我们车间调车长阳刚山。”顺着株洲北站上行车间党总支书记周金生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名50多岁的敦实汉子正双手拿着信号旗,站在机车前调度指挥。
调车长是编组场上的“最强大脑”。阳刚山站在调车机车的最前端,向司机发出减速、连挂、停车等指令;其他4名组员则在车头、中、尾部,配合做好车辆检查、转线、摘挂和连接的工作。
“我们正在编组的86001次货车,是一趟开往湘潭的电煤列车。正值用电高峰,电煤运输是近期的重点任务。”阳刚山抹了把汗说道。
先指挥调车机车在10道挂好15辆车,然后牵出、转线,推进到13道;再连挂35辆车,共50辆车牵出到出发场6道整装待发。仅用时20分钟,86001次货车编组作业就顺利完成。
“比规定作业时间提前5分钟。”阳刚山回头得意地对连结员梁瑞文说。
自参加工作以来,阳刚山一直从事调车作业,至今已27年。
货运列车缓缓驶出编组站,调车组的5位成员终于可以坐下喘口气,畅快喝口水了。“车站专门为我们配备了‘盐白开’,可以有效预防高温中暑。”组员胡亮摇了摇装满“盐白开”的大瓶子,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胡亮在列车尾部作业,负责整个小组的安全防护工作。他告诉记者,在这种桑拿天作业,每天起码要喝两三大壶水才够。
7月1日暑运开始以来,阳刚山带领的调车组已编组列车183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