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因地制宜产业创收 铁路帮扶勉县开启致富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09-10 【字体:


  2019年开通运营的阳安二线,途径宁强、勉县、汉台、城固、洋县,至西乡进入安康市石泉县。图为始建于1977年的勉县火车站,在阳安二线工程中完成了升级改造。人民网 鄂智超 摄

  西安局通过举办消费扶贫直通车、采购扶贫直通车、西铁双维超市、12306、掌上高铁、中2铁快运等线下+线上多种平台销售的方式,对勉县特产进行全面销售。图为勉县沔水湾广场上的“消费扶贫集市”。人民网 鄂智超 摄

  漆树坝镇坐落于勉县南部,全镇茶园总面积达6.2万亩,茶产业成为这里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铁集团与当地茶园签署劳保用茶协议,以销定产,稳定收购,带动群众脱贫。图为漆树坝镇海拔1200米的茶园景观。人民网 鄂智超 摄

  作为茶产业的一环,勉县阜川镇茗茶标准化清洁加工厂通过入股分红、鲜叶收购、代加工等方式,建立长效供求关系,预计带动镇上500户贫困户1650人,人均增收500元。人民网 鄂智超 摄

  中铁西安局针对勉县偏远山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较差的情况,援建了漆树坝镇卫生院的整体迁建项目,为偏远山区卫生院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和急救车辆。图为新落成的漆树坝镇“火车头卫生院”。人民网 鄂智超 摄

  2020年,由中铁西安局为勉县漆树坝镇唐家坝小学等10所学校安排定点扶贫资金400万元,实施“暖冬”工程,用于解决项目学校冬季取暖问题。今年,学校1000余名师生将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人民网 鄂智超 摄

  勉县阜川镇骆驼项村生态种植大棚是国铁西安局定点扶贫项目,这里新建了30亩地生态大棚,种植金丝皇菊,为当地贫困户贡献增收。人民网 鄂智超 摄

  2018年的“油菜花旅游文化节”让勉县阜川镇的唐家湾村出了名,先后接待游客近5万人,让唐家湾村荣膺了勉县“最美乡村”称号。图为唐家湾村水稻田景色。人民网 鄂智超 摄

  中国铁路西安局出资245万元,在唐家湾村援建果蔬种植产业园,与唐家湾旅游资源结合,以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带动当地贫困户实现增收。大棚管理员唐桂林通过务工,每月实现增收2000元。人民网 鄂智超 摄

  勉县引入辣椒种植,促进贫困群众依靠短线产业尽快增收脱贫。通过“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与各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辣椒种植及保底收购协议。近年全县发展辣椒3万亩,其中5000余贫困户参与种植,带动增收超过8000万元。图为正值收获时节的鲜辣椒。人民网 鄂智超 摄

  同沟寺镇贫困户黄丽平在带动下种植辣椒。她说,作为加工原料的红辣椒收购标准不高,每斤收购价1.1元,每亩能收获4000斤、增收4000多元,三亩地共增收1万多元。图为黄丽平为记者展示种植的辣椒。人民网 鄂智超 摄

  在勉县镇川镇,由于自然环境适宜,桑蚕养殖与桑叶养殖、蚕丝加工形成了完整产业链。镇川镇元庄村蚕桑基地负责人刘吉林介绍,养蚕规模化后,由散养一年3期提升至现在的一年12期,带动了贫困户就业,仅2019年下半年就给贫困户发放工资25万元。图为国铁集团援建的镇元庄村桑蚕基地。人民网 鄂智超 摄

  贫困户肖翠英在镇元庄村养蚕基地务工,她告诉记者,去年在这里养了八季“蚕宝宝”,一季持续20多天,每天收入70-80元,去年一共增收了7000多元。人民网 鄂智超 摄
  勉县位于陕西汉中西端,北依秦岭,南垣巴山,居川陕甘要冲,全县总面积2406平方公里,总人口42.9万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因素,勉县被国务院确定为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秦巴山片区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随着定点扶贫工作的开展,国铁集团8个站段对口帮扶勉县8个贫困村,分别是西安站——骆驼项村,西安西站——杨庄村,西安机务段——唐家坝村,西安供电段——唐湾村,西安工务段——漂草沟村,西安客车车辆段——栗子坝村,汉中车务段——唐家湾村,汉中工务段——黑滩子村。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勉县贫困人口持续减少。2018年实现1.65万贫困群众脱贫,脱贫退出户中,家庭人均收入达到6368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安全住房有保障,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家庭成员全部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和安全饮水入户指标均达到100%。铁路8个对口帮扶贫困村目前已全部脱贫退出,剩余未脱贫人口82人年内将全部脱贫。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