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记住你(小说)

【字体:   

武 汛
  再过两个月,刘大龙就要退休了。
  年届六十,告老还乡,这本是每个职工注定的归宿。可说实话,刘大龙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一来因为天天钻车底,顾不上考虑其他;二来觉得那是一件很遥远的事,自己且得奔呢。可春节一过,大街小巷舞起了龙灯,街边公园也放起了风筝,超市里摆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吉祥物,这一切都似有心无意地提醒他:本命年到了,该退休了。
  哦,他这才如梦方醒,想起“船到码头车到站”这句常言,原来说的就是自己。
  他并不怕退休,也不是舍不得这个岗位。事实上,作为车辆段集便器维修工,他干的是段里又脏又累的活。除了每天蹲在车底,要为6组车体108辆客车将近200套集便器做维修保养外,还要把头贴在上斜60度的手臂上,使出全身力气去拧动蝶阀,稍有不慎,污水便会突然喷出,积存的粪液溅得他满身满脸全是。谁要说这个活不辛苦,那纯是假话。不说别的,单是那刺鼻的气味和酸痛的腰腿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再加上藏在抽屉里的五一劳动奖章,也不是一般人拿得下来的,可刘大龙已干了12年!为此,老伴巴不得他早点退休,好回家带带孙子,享几天清福。
  刘大龙何尝不想过几天这样的好日子呢?可不承想,越是临近退休,越是听到一些退休职工频遭冷遇的传闻,这让他很是受伤,心情一下低落起来。这不,上周参加朋友聚会,几个退休的同学听说他也即将退休,便感慨万分地和他分享起退休体验来。当过多年会计的宋姐说:“还记得父辈的荣光吗?不知你们有没有印象,反正我老爹退休时是机务段披红挂花、敲锣打鼓、开着卡车送回来的,那一天他笑得多灿烂。可到了我退休时,从前到后都是我自己办完手续,一个人悄悄离开,没有任何纪念品,也没人在意我。”
  聚会之后,刘大龙明显沉默了。虽然还是按时上班、到点下班,该加班时毫无怨言,该添乘时也不犹豫,可一想起老哥姐的经历,一品味他们最后的心境,就不免心灰意冷。于是,他开始整理维修台账,收拾好个人物品,把规章、工具和防护用品归置到位,准备一旦接到《退休通知书》,便立刻办好交接,一个人悄无声息地离开单位。
  一天刚交完班,还没拿起工具,工长便笑呵呵地对他说:“刘师傅,今天先不下股道,我们去车间开个会。”
  “什么会啊,还用我参加?”他有点惊讶。
  “是啊,去了您就知道了。”
  刘大龙将信将疑来到车间会议室,一看桌椅都围成一圈,本班职工和休班职工都来了,车间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也到了,段劳人科小苗和教育科小白也在。她们上个月给他拍过工作照,还找他要五一劳动奖章和各时期的照片,他当时还纳闷,退个休有这么复杂吗?令他更吃惊的是段党委孙副书记也来了,一见他便热情洋溢地给他披上红绶带、戴上大红花,还拉着他坐在自己身边,正对着墙上那面大显示屏,上面居然是“刘师傅退休欢送会”几个红彤彤的大字。他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感动得热泪盈眶。
  欢送会由车间主任主持,党支部书记致欢送辞,随后是工长发言,班组职工发言,他的徒弟们也都发了言。大家肯定他的工作,敬佩他的人品,赞扬他为提高客车服务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他退休以后常回来看看。大家的发言朴素热烈,情真意切,在刘大龙心中泛起阵阵涟漪。该他发言了,可由于太激动,他不知说什么好,便饱含深情地给大家鞠了一个躬,赢得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最后,由孙副书记讲话。他先把纪念品和相册隆重赠给刘大龙,然后说:“我完全同意大家的发言。为了增进退休职工的荣誉感和仪式感,让他们多年之后对曾经奉献的事业还有自豪感和归属感,段党委决定从今年起,对每位老职工在退休前开展‘四个一’服务,即开一场欢送会,送一份纪念品,赠一本相册,做一段视频。因刘大龙是我段‘铁路时传祥’的优秀代表,所以这一服务就从他开始。下面,为了印证大家对他的肯定与评价,也为了再现刘师傅在岗时的贡献,请大家共同观看由劳人科和教育科制作的视频《奋斗岁月,感谢有你》。”说完,他向小白点点头,小白一摁按钮,显示屏就在悦耳的音乐中徐徐展开一幅幅画卷。
  这是对刘大龙在车辆段工作与劳动的生动记录,有文字,有照片,有现场录像,也有工作成果与五一劳动奖章的特写,不仅把他做过的工种和干过的车间一一予以回放,还拍下了当初为了摸索集便器的结构与维修方法,他和大家一起研究总结的《技术手账》《五项技术标准》和全段第一部《集便器维修作业指导书》。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视频里还出现一张发黄的报纸,重现了当年媒体对他的报道。刘大龙清楚记得,这是一次添乘到广州的特快列车时,遇到因旅客使用不当造成集便器发生故障,3个卫生间积满粪水,急得旅客团团转而无法如厕。刘大龙凭借过硬技术和丰富经验,不到半小时就排除了故障,恢复了卫生间使用。一位大爷目睹他忘我的工作状态,拍着他的肩说:“好样的,小伙子,旅客饭可以不吃,厕所不能不上啊。你干的虽是火车上最脏的活,做的却是最美铁路人!”从此,这句话不仅成为最高评价,也被他视为工作标准和终身动力。
  看着看着,刘大龙眼眶湿润了,先前的忧虑逐渐淡去,退休的失落感也一扫而空。他深深体会到,今天的欢送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而是铁路人告别职场的珍贵仪式。毕竟,除了父母,有谁会记录你的成长?除去亲人,有谁会记得你的生平?而此时此刻,你虽即将退休,可单位仍牵挂,组织在关心,铁路还记得你,这就够了。
  这辈子,很值。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