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恒
辰辰是我的小侄子,今年3岁,特别喜欢火车,尤其向往坐高铁。
去年9月,我到长沙接母亲到惠州小住,小侄子跟母亲同行。知道要去坐火车,他一路上很兴奋。“姑妈,我们是去坐火车吗?”“是的。”“姑妈,我们是去坐高铁吗?”“是的。”他好像不放心,反复确认,过一会儿又问,我只得不厌其烦地回答他。其实,他越问,我就越心虚。因为我们不是坐高铁,而是坐普速列车,母亲喜欢坐这趟普速列车,她觉得用时长无所谓,我们不赶时间,在火车上睡一晚,下车就到家了。
看辰辰这么高兴,我没跟他说真话。我想,反正他没坐过火车,哪里搞得清普速列车与高铁的区别,两岁多的孩子,哄他还不容易。然而,事情远不是我想的这样简单。
我们到达长沙站,他看着候车室里人头攒动,兴奋地跑来跑去,只要不牵住他,一眨眼就不见人影了,母亲被他整得气喘吁吁。我只得拉住他的手,不让他乱跑。列车进站了,辰辰紧紧盯着缓缓进站的火车,眼里闪着期盼的光。火车刚停下来,他突然大声喊“这不是高铁,我不坐”,转身就往地道方向跑。我迅速冲过去,紧紧拽住他。他哭喊着“这不是高铁,这不是高铁”,哭得梨花带雨,坚决不肯上车。我看着他委屈的模样,既心疼,又后悔。
我和母亲连哄带骗把他抱上车,刚把他放下,他转身又朝车外跑,哭着说“我要坐高铁”。我立即跟着他跑下车,在站台上抓住他抱上车,他在我怀里哭喊着挣扎,坚决要下车,我只得好言好语哄他,“姑妈过几天再带你坐高铁,今天高铁已经开走了”。我紧紧抱着他,火车终于开车了,我才敢松开手放下他。他在车厢里走来走去,洗手间、茶炉间、乘务员室,东看看西看看,嘴里嘟哝着“这不是高铁”,始终带着哭腔。看着他委屈的模样,我无比自责,不该骗他,早知道带他坐高铁就好了。我跟在他屁股后面哄着,说尽了好话。好不容易到了株洲站,对面铺位上来一个小朋友,不一会儿,两个小朋友就玩到一起去了,辰辰这才慢慢忘了高铁的事。
我趁此坐下来歇口气,好奇地问母亲:“他是怎么知道这不是高铁的?他没坐过火车啊。”母亲说,辰辰从一岁多起,就喜欢各种玩具车,能叫出几十种车的名字,还喜欢看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他分得清普速列车和高铁。
在惠州,我住的小区紧靠京九铁路,每天出门就能看见南来北往的火车。每次看见火车来了,我就提醒他“辰辰,火车来了”,他总是说“这不是高铁”。高铁,好像在他心里扎了根,他始终惦记着。
有一天,我和母亲带辰辰散步。他突然说:“我没坐过高铁。”一听到这句话,我无比内疚,感觉亏欠了他。小家伙心心念念不忘坐高铁,我想,一定要带他坐一次高铁,实现他这个小小的梦想。
很快,坐高铁的机会就来了。过年时,我决定领着家里几个小朋友坐高铁去深圳野生动物园玩。从惠州到深圳,坐高铁只要半个小时。那天清晨,北风刮得呼呼叫,母亲从被窝里把他“挖”出来,他哭着不肯起床,平时要睡到九十点,这才七点,正是他睡得最香的时候。母亲帮他把衣服鞋袜穿好,他还没完全醒来,出门时哼哼唧唧,不情不愿。我抱着他说:“辰辰,我们去坐高铁。”他立即眼睛一亮,不再哼唧,问是坐高铁去看动物吗,我说是的,他立即来了精神,唤醒了昨天跟他说的坐高铁的记忆,一下就很乖了,跟着我们一起吃早餐,一起坐车去高铁站,不哭不闹。
在站台上,辰辰问我:“姑妈,高铁从哪边开过来?”我指了指前面,他眼睛就一直盯着火车进站的那一头。不一会儿,火车快速开进站停下车,他很高兴,跟着姐姐跑上车,走进车厢里,笑眯眯地坐下来,眼睛东张西望,一副很开心的样子。我趁此问他“辰辰,这是高铁吗”,他跟小大人一样,点点头说“是的”。
开车了,他静静地站在窗口,目不转睛地看着车外的风景。过隧道时,他问:“姑妈,怎么天黑了呢?”我说这是隧道,火车在钻山洞,钻出洞天就亮了,10多秒,火车穿出隧道,他指着外面的山、房子、田野、湖泊,问东问西,十几分钟后,列车停靠东莞南站,他看到对面站台停了一列车,又问那个车怎么不走了呢,我告诉他,停下来让别的小朋友上车啊。感觉还没坐过瘾就到深圳了,我叫他下车,他跟着我们高高兴兴地出站,一路上蹦蹦跳跳,脸上洋溢着快乐。
下午返程,我们还是坐高铁。他在动物园跟我们走了十几公里,实在是玩累了就睡着了。到了车站,我叫醒他,说“我们坐高铁回去喽”,他立即就醒了。坐在舒适的车厢里,跟两个姐姐说动物园里的见闻,很快就到了。姐姐叫他下车,他赖在座位上不想起来,说“怎么就到了啊”,依依不舍地跟着我们下车。
回家后,辰辰立即打视频告诉他妈妈:“妈妈,今天我坐了高铁。”那神气的模样,充满了自豪。今年儿童节,我打电话问辰辰:“过节想要什么礼物?”他想了想说:“我要高铁。”那时,我正坐在复兴号上奔赴一场亲情之旅,我多么希望他的高铁梦能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