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高铁品山歌

【字体:   

天琴演奏者在崇左南站表演。黄 琪 摄
  春暖壮乡歌如海,八方宾客踏歌来。
  一年一度的广西“壮族三月三”如期而至,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南昆客专、贵广高铁、南凭高铁南崇段3条沿线山歌元素浓郁的高铁线上举行“乘着高铁品山歌”宣传活动,让壮乡山歌文化乘上高铁动车。
  最美人间四月天,八桂壮乡一座座高铁站、一列列动车响起了“刘三姐”和“阿牛哥”嘹亮悦耳的歌声,歌声唱醉了南来北往的旅客。
  南昆客专:壮族嘹歌风情浓
  “哎,什么水面打跟斗哎,嘿嘹嘹啰……”4月21日8时许,百色站候车室山歌飘扬,身穿靓丽节日盛装的壮族少女在候车室翩翩起舞,一段别具风情的壮族嘹歌正在上演,旅客纷纷围观喝彩,现场气氛热烈。
  “壮族三月三”首日,南昆客专所经的百色地区举办了“千姿百色”非遗和特色民俗文化展、布洛陀民俗文化传承、百头金狮送祝福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营造了浓厚节日氛围。其中歌声嘹亮、节奏轻快的壮族嘹歌尤为引人关注。
  壮族嘹歌主要流行于广西右江中游,以平果为中心的100多个行政村、1300多个自然屯,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唱法中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经过当地人长期口头传诵后,用古壮字传抄记录流行,歌词内容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历史等,是壮族人民智慧、文化与民俗的结晶。
  “高铁动车载着父老乡亲的梦想,走向世界。”60岁的陆顺红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高铁给壮乡人民带来的变化。他是壮族嘹歌自治区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前不久,他带领的嘹歌队乘着动车走出大山,受邀前往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进行演出。
  陆顺红津津乐道的高铁,就是2015年12月11日开通运营的南昆客专。
  “高铁开通后,为平果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机,改变了当地旅游交通格局,推动了区域间旅游合作进程。”平果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旅游股股长罗小平扳着手指算账,“2022年,国内来平果旅游人数达到396.89万人次。”
  “我们参加了‘壮族三月三’活动,好热闹,人们很热情,活动非常精彩、非常有特色,百色这些年发展得很好。我们今天坐动车回香港了,下次还要来广西旅游。”4月23日,来自香港的李女士顺利登上返程列车后,心情愉悦地说。
  贵广高铁:侗族大歌惹人醉
  “歌声起也山花开,欢迎你到侗寨来……”“壮族三月三”当天,亦是侗族“花炮节”,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三江南站站前广场,当地热情奔放的侗族人民穿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神秘的大歌余音绕梁,引得旅客们纷纷驻足聆听,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
  沿着贵广高铁来到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凭着鼓楼、大歌、风雨桥“侗寨三宝”而美名远播。每逢盛大节日或有尊贵客人到访,侗寨里、鼓楼前摆放宽木桌、长条椅,里里外外摆锅灶,家家户户酿佳肴,这就是三江有名的“百家宴”。侗味十足的菜肴摆满近百米长桌,盛装打扮的侗族男女欢跳迎宾舞、高唱侗族大歌,游客既能体验舌尖诱惑,又能享受视听盛宴。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是“花炮节”的重头戏,于2006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主要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体现。它曲调悠扬,旋律优雅,多声部和谐配合,演唱技巧极高,被誉为“天籁之音”,特别是多声部曲调的演绎方式,堪称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
  走进三江侗寨,侗族姑娘穿着侗银盛装,喜迎八方来客,她们身后,一盘盘五色糯米饭、酸鸭酸鱼飘出“百家”香。2014年以来,乘高铁“东风”,三江县打破当地旅游交通瓶颈,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品侗族大歌、跳多耶舞、尝百家宴,旅游产业发展扶摇直上,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2020年,三江县顺利摘下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高铁开通后,三江旅游产业红红火火,持续向好。”三江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崔艺芳说,“‘壮族三月三’到来,侗族大歌表演贯穿其中,旅客好评如潮。如今的贵广高铁沿线少数民族地区,一个个综合交通配套项目落地实施,一个个现代化物流园区建成投产,一个个旅游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南凭高铁南崇段:天籁之音传八方
  “青山绵绵秀边关,壮家儿女颂感恩。和谐动车进崇左,穿过这山到那山……”4月18日,南宁局集团公司邀请骆越天琴弹唱组合来到崇左南站,悠扬的天琴弹奏声和人来人往的旅客让车站热闹起来。
  天琴,在壮语中称为“鼎叮”,形制独特的葫芦琴鼓、梧桐面,琴头雕刻龙和凤,是崇左地区唱山歌时主要使用的乐器,为左江流域一带壮族最有特色的弹拨乐器,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天琴演唱最有特色的是演奏者佩戴脚铃,随节奏晃动,演奏方式独特,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代表之一,留存了骆越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是壮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古至今,壮族人善于用歌声表达情绪。历史上的山歌,有一部分唱的是苦闷艰辛的生活,如今,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喜爱用歌声歌颂美好生活。2022年12月5日,南凭高铁南崇段正式开通运营,崇左南站携手崇左这个全国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迈入高铁时代,这首由壮族传统民歌《唱天谣》改编而来的《喜迎动车进崇左》,结合了传统民俗文化、新时代文化元素,生动表达了崇左人民迎接动车到来的激动心情。
  “天琴素有‘民族之声、天籁之音’的美誉,没想到今天有幸在车站听到,还能和各位老师合唱,我回去后一定要和家人分享这段美妙的经历。”来自广州的吴女士高兴地说。
  乘动车来到崇左,不妨到天琴艺术中心游览参观。在这里,游客可以完整地欣赏到天琴文化的舞台艺术创作演出、优秀剧目创作演出、艺术整理加工与保护等工作以及天琴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展演。
  近年来,崇左市积极整合本地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用天琴艺术让崇左文旅事业焕发新生活力。随着南凭高铁南崇段开通运营,崇左进入以南宁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将有力促进“铁路+旅游”产业融合,助力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高腔诗蕾、壮族天琴艺术、花山岩画等独具崇左特色的艺术发展带来驱动力。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