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勇
春暖花开的季节,又想起了那趟西藏之旅。因为遥远、因为陌生,青藏高原于我而言一直很神秘。2017年6月,我带着几多好奇与渴望,踏上了那片神奇的土地。
当登上去拉萨的列车时,我就在憧憬见到青藏高原的情景了。透过车窗,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格桑花、自由自在生活的藏羚羊和水天一色的青海湖……
列车像骏马一样一路飞驰,车窗外掠过不同的风景,忽而是荒蛮原野,忽而是茫茫戈壁,忽而是牛羊遍地的草场。拿着“长枪短炮”拍摄窗外风景可能是开往拉萨的列车上特有的一景了。在高原上,不用特意选,镜头对准哪里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透过车窗,可以领略青藏线上的四季风光。车内的时间似乎没有变,窗外的世界却晃动了一年。
列车在空旷、苍凉的雪峰间穿行,经常能看到与铁路并行的青藏公路以及公路上甲壳虫似的汽车。这里许多亮丽的风景,是其他地方很难看到的:一边是皑皑雪山,一边是碧绿芳草……这条号称“天路”的青藏铁路,仿佛没有尽头,然而通过伸向远方的两条黑黝黝的钢轨,我在茫茫大地上看见了现代文明的痕迹。
列车穿越可可西里,铁路两侧建有连成片的“草方格”,这是青藏铁路有效的固沙手段。我和两个在青藏铁路工作的通勤职工攀谈起来。他们的脸常年是黑红色的,那是西藏特有的“高原红”,是被高原紫外线照射的结果。当他们得知我是铁路职工时,说了一句“扎西德勒”。他们知道泉城济南,知道青岛,但都没去过。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看看大海……他们说,青藏铁路开通后,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其中一个铁路职工家还翻盖了一栋藏家小楼。
随着线路的爬升,我因高原反应窝在卧铺的一角静静休息。随身带着的方便面膨胀得像个小鼓,开盖后的牙膏不用挤就出来了。听列车员介绍,在高原上煮饭,饭菜“不愿意”熟,餐车师傅做饭不仅是技术活,而且是体力活。那些饭菜,都是厨师们边吸氧边炒出来的。
列车在唐古拉站停车,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隔窗张望这座高原上的车站,它在天地之间显得有些孤独,却也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进入羌塘草原,列车在这里一路低走。此时的野地里象征性地泛起一些绿意,听说这片绿意到9月就消失了,一年只有短短4个月,也算是造物主对这里慷慨的恩赐了。列车越跑越快,天也越来越明亮,远处的云低得仿佛伸手就能够到……在这里,我理解了什么是大自然。铁路两边不时出现藏家村寨,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五彩经幡和下面堆放着的刻有文字的牦牛角骨和石板。时间的洪流中,这些东西一直陈列在那里。
走出拉萨站,天是湛蓝的,蓝得没有一点杂质,白云明亮而耀眼。饮一杯香浓的奶茶,喝一碗滚烫的羊肉萝卜汤,拉萨的一切都鲜活起来。坐上火车去拉萨,去看最美的格桑花,我们和西藏只差一张火车票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