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货畅其流 堪当创效重任
——记青岛西车务段董家口南站副站长孟照林

发布时间:2020-05-27 【字体:


孟照林在董家口港了解装车情况。许 潇 摄
  黄海之滨,琅琊台湾畔,从空中俯瞰,在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新区这片热土上,可以看到一个7平方公里的铁路站区——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车务段董家口南站。
  董家口南站通过铁路联络线与青盐铁路相连。自2019年3月投入运营以来,这个二等铁路货运站依托区位优势,短短1年时间将董家口港40%的矿石运量吸引至铁路,日装车量不断攀升。说起这些,车站工作人员都不由得对该站副站长孟照林竖起大拇指。
  特殊时期冲在前
  “这批货黏度较大,装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堵塞机器,影响装车进度。”4月22日,董家口港高50多米的装车楼上机械轰鸣,孟照林提高嗓门,与现场操作人员沟通矿石装车情况。
  作为车站负责运输的副站长,孟照林每天都会爬上装车楼了解现场的实际装车情况。疫情发生后,他说:“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多与港口沟通,及时掌握现场生产情况,货畅其流才能有保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铁路运输带来冲击。有着20余年运输组织经验的孟照林认识到,要紧紧抓住旅客出行减少、部分客车停运的“窗口期”,加大货运组织力度,主动化危为机,把增收创效的责任担起来,全力以赴稳货补客,保障大动脉畅通,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
  “1.5万吨?好的,你放心吧,按时运到!”2月3日,孟照林得知兰州酒钢集团一批急需的货物因疫情影响,公路运输受阻。他立即与兰州酒钢集团联系,协调港口及时配货,组织铁路运力以最快的时间将1.5万吨铁矿石发送运达,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为满足多地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孟照林每天在线上组织港口、铁路物流园、货主开货源计划合编会,精准掌握客户运输需求和港口货源到达动态,为重点企业提供“船舶优先停靠、货物优先装车、列车优先发车”的快速物流服务。
  做好货运营销的同时,孟照林也时刻不忘抓紧防控疫情。疫情发生后,他把自己“封闭”在车站里,连续坚守岗位30多天,一手抓防控,一手促生产,每天戴着口罩、揣着消毒液,往返于车站调度室、装车线、调车组之间。
  “孟站长经常到我们一线作业点,发现有装车作业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指出来,督促解决。车站运输各环节有序衔接、高效运转,真的离不开他!”车站调车长韩冰说。
  疫情期间,车站运量逆势增长。2月份,该站有13天单日装车突破900车,并创造了971车的单日装车纪录。1至2月份,车站发送货物355万吨,实现运输收入2.8亿元,装车数占到了济南局集团公司货运总量的7.5%。
  勇挑重担解难题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是国内首个40万吨级矿石码头,年货物吞吐能力超过亿吨。港口长期依赖汽运疏港的运输模式,给港口场内及周边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也制约了港口运输进一步发展。
  去年3月,董家口南站建成开通,依托青盐铁路运输优势,瞄准董家口港铁路疏港运输业务这片处女地,济南局集团公司看到了货运增量的希望。
  一个月后,经过青岛西车务段选拔,孟照林从黄岛站值班站长升任董家口南站副站长,与车站班子成员一起推动“公转铁”政策落地,为企业货运增量开疆拓土。
  开站伊始,董家口港铁路疏港运输从零起步,面临诸多棘手的问题。孟照林实地考察发现,车站场地新、设备新、人员新的“三新问题”造成了装车效率不高。“董家口南站装的第一列车,60节车厢足足花了十几个小时,开站初期日均发送量也就100多车。”董家口矿石码头操作部副部长刘文栋对当时的情景印象深刻。
  对此,孟照林凭借着在黄岛站20多年的工作经验,跑遍了14公里的站场,逐一摸清线路运用情况和设备的技术特点,并对车站装卸、调车、货检等工作流程进行分类梳理、优化,最大限度地为提升装车效率创造条件。
  “脑子活,善于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孟照林工作的最大特点。”车站站长张宗武评价道。
  针对董家口港没有铁路疏港协作经验、装卸作业人员经验不足的问题,孟照林多次登门与港方交接,参照黄岛站作业经验,结合实际制定了装卸人员作业标准、考核标准,明确了作业分工,与港方一道加大培训力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装车楼的装车时间从每列10小时缩短到了每列2小时。作为站区运输组织的“指挥官”,孟照林积极协调车辆、机务等兄弟单位及时检车、出务,优化车站运输组织各环节,做到快接快发。
  增运增收关键要看货源,为了创造更多的货运增长点、增长极,孟照林积极走出去搞营销,加强与铁路物流园、港口方面的合作,积极推介铁路业务。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都留下了他走访客户的足迹。
  山西建龙、高义等钢铁企业的铁矿石货源,渤海的油脂大豆,西宁地区的小麦,河南豫光铜精矿等高附加值货源都被他收入囊中,在董家口南站发运,促进了“公转铁”运量提升。
  勤奋耕耘谋创新
  孟照林出生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铁山镇。从小在农村长大,让孟照林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习惯。
  1994年,孟照林以当时全县第六名的成绩,考上了原济南铁路机械学校,学习运输专业。1998年毕业后,他来到青岛西车务段黄岛站,从车号员、调度员再到值班站长,在车站一干就是21年。
  参加工作后,孟照林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成才。2003年至2006年,他先后攻读了专科和本科学历,2007年他还考取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在车站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孟照林无论什么时候都随身携带《技规》《行规》等各种规章,有空就学。在车站调度室里,哪本规章最破、画的标记最多,哪本就是孟照林的。大家给孟照林起了一个既响亮又形象的外号——“活规章”。他参加各级组织的练功比武,也经常拔得头筹。
  在孟照林眼里,钻研规章不能纸上谈兵,而要把规章知识运用到运输组织上。调度室是车站运转的“大脑”,是运输生产的指挥中心。他以黄岛站调度室团队为核心,牵头成立创新工作室。他的“加强站港联系,突出装卸组织,避免交叉干扰,挖掘运输潜能”24字工作法在济南局集团公司各疏港车站广泛运用,促进了运输潜力的释放。
  他提出的调整调车机作业区域和作业办法、增设机车走行线、改造小汽车装车线等提升效率效益的金点子和工作室提出的15项合理化建议均获得立项实施,促使黄岛站装车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日均装车2015年2500车、2017年2700车、2019年超3000车的阶梯式增长。
  调至董家口南站后,孟照林紧盯增量,不断挖掘车站运输的潜能。“孟照林的一条合理化建议就激活一盘棋,一个金点子落地就变成一个实打实的‘金豆子’。”车站党总支书记华光伟这样形容道。
  针对2020年的运输增量,孟照林提前入手,超前研判,组织增加了皮带流程,实现矿2道、矿3道双线装车;协调物流园开通油2道散装矿石和原木的装车功能;正推进实施疏港铁路的“3+1”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了车站装车能力。
  “董家口南站是铁路运输新的增长点,我会不断创新创效,担当作为,让铁路大动脉物畅其流,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目标贡献力量!”望着眼前繁忙的码头,孟照林深感重任在肩,饱含深情地说。
  孟照林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车务段董家口南站副站长,曾获山东省首席技师、全路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采访手记:实干进取 担当作为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孟照林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管是做车号员、调度员,还是值班站长、副站长,遇到工作中的难题难事,他总是积极想主意、想办法,直至问题解决。
  作为一名货运站副站长,他心中始终想的是如何提升服务品质、吸引客户、把港口运量提上去。他一直努力用真诚服务的工作态度和踏实肯干的优秀品质让客户愿意通过铁路运输货物。因为有孟照林在,货主们觉得踏实、放心。也正是这份信任,带给孟照林团队源源不断的货源,使新开通的董家口南站货运量日益增长。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孟照林就是这样的实干者,正是这样的实干精神,带动了他周边的人,引领了担当作为的风气,诠释了铁路人的价值追求。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