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赵站老站房。宋小勇 摄
司赵站老站房旁边的铁路文化主题雕塑。宋小勇 摄
司赵站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还记录着艰苦奋斗的岁月;它不仅是对往昔的回望,更是对今天无言的警醒,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在郑州闹市区,藏着一座百年火车站——司赵站。
一天下午,我和朋友来到了司赵站旧址。它坐落在高楼林立的街区,门楣上方的路徽十分醒目,路徽下面,“司赵车站”四个字尽显沧桑。
据史料记载,司赵站是中国较早建设的火车站。20世纪初,随着陇海铁路的前身汴洛铁路的修建,司赵站与郑州站同时兴建。
1979年,随着铁路发展,司赵站退出交通运输的舞台,作为历史遗迹保留至今。
深秋的司赵站静静伫立,宛如一位历史的守望者,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老站房周边,模拟的蒸汽机车与枕木轨道、车轮雕塑等栩栩如生,让参观者感受到当年钢铁巨龙纵横驰骋的豪迈。老站房里陈列着一些老照片和老物件,透过窗户可见复原的售票窗口、木质窗框、售票设备,让人仿若穿越回那个车马很慢的年代。可惜现在陈列馆暂时不对外开放,在我心里留下些许遗憾。
我们碰到一位拄着拐杖的大爷,他正朝西边注视一座灰砖砌成的二层小楼。我们主动上前打招呼,听他聊起了往事。他姓赵,今年81岁,家住周边小区。他说:“这是咱河南最早建起的车站之一,我们祖上几辈都是在这里第一次看到火车,我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到这里玩儿,对这个小站很有感情,现在没事就到这里转转。”提起司赵站,赵大爷打开了话匣子。说到对面的灰砖二层小楼,他有些激动:“这是日本人修建的,是一座炮楼,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铁证!”
聊天时,我看到人们在散步、跑步。如今,这里更像一座铁路文化主题公园。
车站东南角停着一台蒸汽机车,两个小孩正在旁边玩耍,机车侧面的“让科技强国号角,在青少年中嘹亮”14个字,和机车前面镶嵌的“为建设全国铁路而奋斗”10个字相呼应。“现在,市民常来这里休闲健身,学生来研学写生,游客来参观打卡……”说起近几年这里的变化,赵大爷话里话外满是自豪。
百年过去,司赵站正以新的方式发光发热,红砖缝里嵌着的是百年风雨,是烽火烙印。它见过清末的衰落,见过抗战的硝烟,见过胜利的旗帜,更见过今日中国的车水马龙和人们的幸福生活。司赵站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还记录着艰苦奋斗的岁月;它不仅是对往昔的回望,更是对今天无言的警醒,激励我们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