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站见证京张百年变迁

【字体:   

 
20世纪初的张家口站。李 猛 供图
  现如今,在现代化的张家口站内,坐落着一座造型独特的老建筑,这就是京张铁路张家口站。张家口站历经百年变迁,述说着京张铁路的往事。
  张家口站作为京张铁路的终点站,在设计之初即被列为头等站,于1909年建成。1909年7月4日,京张铁路铺轨至张家口站,9月24日,随着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座车站正式开始了历时百年的“职业生涯”。
  早在1905年5月,詹天佑便对张家口站的位置进行了选址。当时,张家口的主城区位于清水河以西,河西人流量更大,也更加繁华,詹天佑却选择将张家口站设在清水河东侧。为什么?这主要是因为主城区的地价较高,而且如果将车站设到河西,则需要修建一座桥梁让火车过河。基于工程量和经费的考量,詹天佑最终选择在河东建设张家口站。后来又担心车站位置容易受到洪水影响,因此经过两次选址调整,最终将张家口站的位置选定在清水河以东的高地上。
  张家口站最初落成时,主体建筑有9座拱门。建筑顶部立有张家口站的站匾,站匾上方悬挂着“二龙戏珠”的装饰。张家口站的站匾由詹天佑题写,与京张铁路其他车站有所不同的是,其他车站站匾中文下方均为用韦氏拼音书写的标记,而张家口站站匾中文下部却标注为“KALGAN”,代表张家口在蒙古语中的名字“卡拉根”,这也展现了当时张家口在中俄蒙贸易通道上的重要地位。在京张铁路通车前,国际上就认可了张家口的读音为“卡拉根”,因此詹天佑在确定站名时也便沿用了这一读音。
  京张铁路的通车进一步带动了张家口地区的经贸往来。1910年,张家口站的客运量已经达到了40万人次,货运量达到42.9万吨。此后,张家口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张绥铁路和京包铁路,对地区经济往来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张家口地区对铁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张家口站逐渐不能满足使用要求。1956年,张家口南站投入使用,张家口站的客货运业务开始向南站转移,到2014年6月30日,张家口站正式停止办理运输业务,仅保留售票业务。
  再过不久,京张高铁也即将抵达张家口,开启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新篇章。京张铁路树立了中国铁路人的自信心,京张高铁展示了中国高铁的新形象,新老京张的梦想将在这里延续。古老的张家口站矗立于此,必将见证中国铁路新的辉煌。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