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迎客来
——郑州局集团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栾川乡村振兴纪实

【字体:   

  11月1日,2023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铁轨铺就梦想 圆梦铁路小镇——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减贫案例》入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名单。铁路部门在栾川建设的“铁路小镇”,将作为国内外减贫和乡村发展的成功实践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分享。
  近年来,郑州局集团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部署要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栾川县自然风光,精心打造“铁路小镇”,在绿水青山间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因地制宜,筑牢乡村振兴支柱
  “‘铁路小镇’真不错!有时间再带孩子来看看。”11月上旬,郑州局集团公司派驻栾川县的驻村帮扶队员何海青听说洛阳铁路运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职工前往栾川县重渡沟秋游,便主动联系该公司负责人,协调安排职工到王坪村“铁路小镇”游览,并借机大力推介当地农副产品,帮助村民增收。
  河南省栾川县地处伏牛山区,境内“九山半水半分田”,2010年被列入秦巴山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国铁集团结对定点帮扶栾川县以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助力栾川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作为帮扶栾川的主体单位,郑州局集团公司动态保持14名帮扶干部长期驻扎,带领村民蹚出了一条以旅游资源带动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他们针对“帮什么”,创新提出“1+3+5”帮扶项目遴选原则,切实把群众受益的好项目选出来;围绕“怎么帮”,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紧盯帮扶项目高效运营,精准跟踪问效,确保帮扶工作形成闭环、扎实推进。
  建设“铁路小镇”,是铁路部门因地制宜、助力栾川乡村振兴实践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南村、王坪村过去是栾川县的2个深度贫困村,虽然周边有竹海野生动物园、重渡沟自然风景区等国家级景区,但由于开发力度不足,当地农户“守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
  2019年夏天,郑州局集团公司运来废旧钢轨、枕木、信号机及配套扣件,在新南村附近铺设100多米的钢轨,随后又拉来火车头和绿皮车厢,建起了机车模拟驾驶室。火车头进山的那天,整个新南村沸腾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跑来看热闹。
  一年后,位于王坪村的“铁路小镇”也开门迎客了。“一年挣了15万元,这日子过着有劲儿!”王坪村村民冯天亮高兴地说。在驻村干部帮扶下,他家翻盖了一栋3层小楼,开起了民宿。据驻村第一书记杨航介绍,像冯天亮家这样的民宿,全村有55家,户均年增收6万多元。
  今年6月,一个更加原生态、更具乡韵的北乡村“铁路小镇”建成投用,与新南村、王坪村“铁路小镇”连点成线,形成了“铁路·栾川峡谷经济示范线”。
  伏牛山区的自然之美与“铁路小镇”的人文之美和谐相融,让贫困山村变成了风景秀丽的旅游度假区,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2022年,“铁路小镇”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的第一批“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
  因势利导,注入乡村振兴活水
  初冬时节,走进新南村“铁路小镇”,一排排农家院错落有致,与“文艺范”十足的铁路主题景观相辅相成。“下半年客流很好,我准备在年底淡季对民宿进行改造升级。”在铁路驻村干部帮扶下,村民乔玲把自家民宿经营得红红火火,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农家院多了、游客多了,怎样形成规模效应?郑州局集团公司因势利导,依托“铁路小镇”探索实践“公司+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0年,新南村成立新南水岸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全村89户民宿实行归口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定价、统一培训,并整合水上乐园、火车咖啡厅、水岸餐厅等集体产业,规范运作、规模发展。仅一个暑期,新南村旅游综合收入就超过了100万元。
  为了更好扮靓绿水青山,铁路部门发挥路网优势,建起高铁无轨站,让不通铁路的栾川融入全国高铁网。2017年4月,“奇境栾川号”旅游专列开行,不同趟次列车分别途经京、冀、豫、陕、皖、苏、沪7个省市的33个城市,乘车旅客可以免门票游览栾川的老君山、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等9个景区。铁路部门还在郑州东、洛阳、洛阳龙门等站提供广告灯箱,宣传推介“栾川印象”优质农副产品,并帮助“栾川印象”品牌进驻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网等11家国家级电商销售平台以及铁路消费帮扶“三网一柜”平台,让深山里的“土宝贝”变成了“金疙瘩”。2018年起,曾经深度贫困的栾川县连续6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今年前10个月,铁路部门为栾川县帮扶直接投资超过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56个,累计改造建设农家宾馆、特色民宿266家,改建集体经济宾馆24家,受益群众多达10万余人。
  因时而动,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蕙兰文化产业园的建成,拓宽了乡村振兴路,真心感谢铁路部门带给我们的实惠。”今年4月,栾川县首届蕙兰文化节开幕,靠养兰脱贫致富的苏丙乙看着远道而来的客商、兰友、游客集聚于此,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蕙兰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让我们看到了栾川蕙兰蕴含的巨大文化和经济价值,也为乡村振兴、产业富民提供了新的路径。”郑州局集团公司派驻栾川县挂职副县长李焱介绍,近年来,在“铁路小镇”带动下,当地蕙兰小镇、荷花小镇、钼都小镇、风车小镇、体育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应运而生,形成助推乡村振兴的示范产业群。
  郑州局集团公司以“铁路小镇”为流量中心点,以峡谷经济示范线周边村庄为休闲旅游服务要素补给点,搭配布草洗涤中心、水果采摘园、生态停车场等辅助项目,实现了村集体旅游资源的统一调剂、互补互联,避免了产业同质化带来的“内耗”,形成了旅游产业要素多向流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他们打破各自为战、孤岛式发展模式,将峡谷经济示范线左右岸、上下游的北乡村、龙王幢村、山湾村等7个村庄全部纳入旅游发展线路之中,既扩大了“铁路小镇”的辐射带动效应,又增加了游客的“驻足”时间,留住了客源。
  选好致富带头人,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一。郑州局集团公司助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定期举办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邀请相关人员讲解国家涉农与乡村政策、金融与信贷政策、农产品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内容,组织45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脱贫户和产业大户进行了集中培训。企业家李书阁返乡担任王坪村党支部书记后,提出了“邻间有竹园、庭院有花园、门前有菜园、屋后有果园”的乡村建设理念,打造“山水太极王坪村,伊岸田园养生地”,并率先示范建设,激发了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
  铁路部门因时而动,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832平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农文旅创新行动,邀请高校专业设计、铁路文创团队,设计了5个区域特色品牌和营销方案。同时,他们在线上线下多平台、多场景联动推介,做大做强“铁路小镇”IP,用良好的经济效益践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踏上新起点、奋进新征程。铁路部门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加大定点帮扶力度,扩大乡村振兴的受益范围,奋力描绘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