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 瀚海戈壁筑牢绿色屏障

【字体:   

  8月的新疆绿意盎然,天山脚下钢铁巨龙奔驰不息。铁路沿线筑起的一道道绿色安全屏障,犹如坚强的卫士将黄沙牢牢阻拦,守护着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戈壁、沙漠区域较多,其中沙害较严重地段涉及哈罗铁路、和若铁路、格库铁路、兰新铁路西段、红淖铁路、奎北铁路等线路共1490公里,加之线路防沙工作逐年增加,确保风沙区段行车安全十分重要。
  为持续防沙治沙,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防沙治理,进一步加大沙害治理投入力度,采用增高立式沙障、设置高立式抑风阻沙板等方式对沙害区段进行整治,组织机械清沙恢复被埋防护栅栏,运用芦苇草方格沙障固沙,利用积沙预制挡沙墩,有序推动防沙治沙工作。
  奎北铁路是新疆北疆铁路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沿线职工用心种植养护梭梭苗,对种植的植物进行定期灌溉、施肥、补苗、养护,并在植被外部增设高立式沙障巩固防沙成果。
  “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植物防沙、科学套种、引水灌溉、自动施肥的方式,打好防沙治沙工程攻坚战,持续巩固‘绿进沙退’的防治成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奎北铁路公司董事长赵军军说。
  在防沙治沙过程中,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紧盯天气变化做好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及时清理线路积沙。相关单位积极与地方气象部门联系,及时发布大风预警,做好巡查添乘及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科学清理积沙,确保行车安全。为巩固沙害治理效果,该局集团公司在沙害板结严重地段开展大机清筛施工,并在线路旁栽设草方格,防止沙子上道。
  绿色是最好的防沙屏障。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若铁路全长825公里,其中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区段,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沙害严重。他们采用植物固沙与工程防沙相结合的方法,在线路两侧种植梭梭、红柳、胡杨等植物,形成宽40米至100米的绿化带,绿化带外侧建起高1.5米的高立式沙障“长城”,两侧沙漠加固0.3米高的草方格,构筑起有效的立体防沙阻沙体系,在大漠戈壁中织起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
  新疆铁路人追逐绿色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为了治沙防沙,他们挖沟截沙、栽植沙障,就像大漠的梭梭树,把根深深扎在沙子里,与风沙鏖战。
  “我们实施分段定人定责,对沿线苗木生长情况进行实时检查管养,并利用春秋两季集中对苗木缺损地段进行补种,确保沿线植物苗木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若羌基础设施段且末综合维修车间主任蒋卫民介绍道。
  如今,在新疆铁路不断扩大的路网中,漫天黄沙逐渐变为片片翠绿,“沙进人退”变成“绿进沙退”,绿色成为新疆铁路的亮丽底色。纵横在新疆大地上的条条铁路不仅成为沿线群众心中的“幸福路”,而且成为守护祖国边疆风景线的“生态路”。
  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