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8/6067次:秦巴山乡幸福车

【字体:   

列车长给旅客介绍沿途人文风景。 强 科 摄
 
  “我的家乡岷县就在兰渝铁路沿线。作为铁路一员,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一定会向值乘这趟车的哥哥姐姐们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家乡增光添彩……”7月28日,乘坐6068次列车回家的兰州客运段北京车队京直四组列车员郭嘉璐说。
  如今,在这条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山区长大干线铁路之一、连接我国西北与西南的“黄金走廊”上,飞驰着多趟助推老少边及脱贫地区致富奔小康、助力乡村振兴的幸福车。而6068/6067次列车就是其中资历最老、票价最低、最受沿途群众喜爱的一趟普速列车。多年来,无论狂风暴雨,还是酷暑寒冬,6068/6067次列车都不曾停下坚实、奋进的脚步,为驻守兰渝铁路的千百兰铁人和沿线百姓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保障。
  “我至今仍清楚记得兰渝铁路岷(县)广(元)段正式开通运营当天,婆婆带着我去哈达铺站参加首发仪式的场景,在造型酷似红军旗帜的车站主楼前,甘肃省政府代表宣读了对参建单位嘉奖令,身着盛装的白马藏族姑娘向100名建设标兵敬献了哈达。当时,县城万人空巷,大家都跑去火车站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如今已成为6068/6067次列车常客的回族小伙马明皓回忆道。
  除了通勤职工外,6068/6067次列车低廉的票价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特殊”的旅客,有汉族的小伙、羌族的阿婆、藏族的波拉(老爷爷),还有回族的尕娃,有的只坐一站,有的随着列车往返,为的就是坐一坐心心念念的火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车厢里充满了温馨而喜庆的氛围。为了能和旅客顺利交流、做好安全宣传,列车员们把要说的话写在本上在旅客中传阅,把乘车事项拜托当地旅客用民族语言录制在手持喇叭上。遇到需要照顾、语言不通的重点旅客时,列车员们还会请当地旅客当翻译,询问到站时间、出行需求等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在一次次充满真心、爱心和耐心地服务中,热情好客的列车员和淳朴善良的沿线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在兼顾运输通勤职工的同时,助力沿途百姓走出秦巴山区、助推扶贫项目落地生根,成了这趟“小慢车”的一项重要使命。2019年,为了更好地服务沿线百姓出行,兰州局集团公司不但将6068/6067次列车车体更换为空调车,还把3节车厢增加到7节,终点站也由最初的羊木站向前延伸至广元站,沿途共停靠6个乘降所(点)、8个站,且票价依然保持整条线路最低标准。“单从羊木到广元站的硬座车票只要4元钱,速度却比大巴车快了3倍。我们还在车厢里配备了装有老花镜、针线盒等备品的便民服务箱。”兰州客运段陇南车队负责人介绍,6068/6067次列车完成了以运送通勤铁路职工为主要任务向助力乡村振兴的转型。
  近年来,随着兰渝铁路多项旅游红利持续释放,坐着火车出游成为越来越多旅客的首选。前往哈达铺、腊子口等红色圣地参观的中外游客,外出去兰州、成都等地淘金的务工人员,走出秦巴山区求学深造的学子,还有带着山里优质花椒、核桃、中药材售卖的农民,成为这趟“小慢车”的座上宾,而列车员们则当起了旅游向导、出行帮手。虽然乘坐6068/6067次列车的旅客悄然发生着变化,但那份自开行以来就充满着真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却从未改变。
  兰渝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见证了我国铁路的飞速发展,绘就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运行在青山绿水间的6068/6067次列车用质朴的坚持为其画下了一抹暖色。
  列车档案:兰州至广元6068/6067次列车共编组7节车厢,定员682人,由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列车途经渭源、岷县、哈达铺、姚渡等8个营业站和不办理客运业务的6个乘降所(点),单趟运行6小时16分钟,是兰渝铁路上运行速度最慢、票价最低的一类普速列车,深受沿线铁路职工和百姓欢迎。
  ●感言
  自从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我就在6068/6067次列车上担任列车长。5年来,我们载着众多沿线百姓走出大山,见证了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和同事们将一如既往地服务好旅客,始终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
  ——兰州客运段陇南车队羊木二组列车长李彬
  每个节假日,我都要坐这趟车往返岷县和兰州之间。这趟票价便宜、服务贴心的火车早已成为我和亲朋好友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在兰州务工的藏族旅客扎堆桑吉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