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贾国庆马骏)“这些天疫情防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请大家尽量不要外出,注意卫生。如果有近期了解、接触湖北亲朋好友的情况,请主动和我们取得联系……”连日来,在嘉峪关铁南社区碧水绿洲小区门口,经常有一位50多岁的社区志愿者在向路过的小区居民进行抗“疫”宣传。他叫马仙山,今年53岁,是嘉峪关机务段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火车司机。
第一个报名,也是年龄最大的一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马仙山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利用在家休息的时间,穿梭在社区的各个居民小区,帮助物业人员执勤、测量体温,通过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各个小区的楼道内粘贴防疫通知公告、卫生知识宣传页,提醒社区居民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碧水绿洲社区大年初一开始招募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我是一名机车乘务员,也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退役军人,国家有难,作为党员挺身而出责无旁贷,我这个时候就应该带头站出来,与社区群众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马仙山介绍说。
“刚开始,我们还担心马师傅年纪大,身体受不了,咱们碧水绿洲社区有近60栋楼,没有电梯,挨家挨户排摸一般年轻人都受不得,更何况是50多岁的老人了。老马做志愿服务不挑肥拣瘦,啥活都干,他还是我们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也是年龄最大的一个。”社区的工作人员说。
“只要休班,(马仙山)几乎都在这儿,帮助我们做个登记、外来车辆的排查……”碧水绿洲小区居委会主任李忠诚说。
1967年出生的马仙山,1986年参军入伍,先后荣获二等功2次,多次荣获优秀士兵荣誉称号。1987年退役以后来到机务段工作已经33年,截至目前安全行车10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约26圈。
带领妻子奋战在防疫一线
1月28日早上,在志愿者岗位上坚守了一夜的马仙山回到家中休息,看到妻子满是心疼的眼神,他安慰妻子说:“我只是在做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现在疫情形势这么严峻,我能多做一点,就尽量多做一点。”
马仙山妻子李月花虽然也很担心老马的身体受不了,但无论他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她都竭力支持。在马仙山的影响下,他妻子也主动参与到了社区消毒工作中。
生活中的马仙山总是保持着部队的作风,谈吐干脆利落,做事有始有终,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更是一位教女有方的好父亲,还是一位负责任的好丈夫。
“其实我参加志愿服务,一方面也想陪着老马做点事情,另一方面也是想着能顺带着照顾着他一点儿。平时他一忙起来,总是忘记喝水,忘记照顾自己。”老马夫妻二人感情很好。
“不能因为是小慢车,就降低标准!”
工作当中的老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尤其对自己的业务精益求精,无论何时都戴着一双干干净净的白手套。很多年轻司机都喜欢向他请教业务问题,他总是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现在马仙山担当着嘉峪关至敦煌的7535/8次、7537/6次小客车的驾驶工作。
“我们是双班单司机,每天早上5:00出勤,8:15开车,到敦煌站是14:14,然后立即折回来,大概退勤回到家就到0点左右了,之后的第二天和第三天休息。休息期间,我就帮着社区做点儿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我才心安。”马仙山说。
老马担当的客车线路共计360公里,一趟往返回来就是720公里,由于是小慢车,单趟需要进出20个站台和5个乘降所,对于每个站点的进出站速度、牵引力、减压量等指标,他都认真计算,铭记于心,及时提醒搭班的工友,确保客车操纵平稳。
“我们不能因为担当的是通勤小客车,就降低作业标准。”老马经常这样提醒自己。
“疫情不除,我不退!”
目前,疫情防控力度更加严格,志愿者人手还很紧缺,值班检查岗需要24小时值守,马仙山自告奋勇把休息时间全部奉献出来,饿了吃桶方便面、渴了喝一口白开水,尽可能地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
嘉峪关的昼夜温差大,虽然已经立春,但是夜间的温度还是很低。已经53岁的马仙山主动要求值夜班,他说:“我作为机车乘务员,白天或者夜里上班,都习惯了,没有什么区别。在这里,没有工种之分、没有年少年老之别,虽然都戴着口罩互不相识,方言也听不太懂,但是大家通过眼神在相互鼓劲,都希望能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谈到什么时候可以休息一下,老马说:“疫情不除,我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