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四次想调出大山,最终却在这里安了家

发布时间:2021-01-27 【字体:

  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鲁山线路车间草店工区,有一对夫妻防护员,丈夫赵铁锤,妻子张俊霞,他们于1986年、1989年先后来到草店工区,先干线路工,后当防护员,扎根山区30多年。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多次调出与留下的曲折故事。
  草店工区位于鲁山县熊背乡草店村附近。这里三面环山,迎面是草店站场,焦柳铁路自东北向西南从这里穿行而过。
  虽说草店青山秀水,环境清幽,但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一月回一趟老家洛阳要转几次车,这使年轻的赵铁锤情绪低落。每天面对铁路和大山,他感到理想的幻灭。可以说,从踏进草店的那天起,赵铁锤就做好了调离的打算。
  就在赵铁锤消沉的时候,张俊霞也来到了草店工区。很快,张俊霞以其活泼开朗乐观大方的个性,深深吸引了赵铁锤。随着交往的不断增多,两个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1993年的春天,他们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随着女儿的降临,赵铁锤又有了调离草店的打算,对此,张俊霞也不反对。但在去向问题上,两人发生了争执。赵铁锤只想调回洛阳,即使离开铁路也行,而张俊霞却不愿意离开铁路,她看好铁路的发展,也对南阳工务段有很深的感情。
  女儿只好留在老家洛阳,由张俊霞母亲照看。秋去春来,女儿一天天长大,很快面临着上学的难题。赵铁锤又动了调动的念头,考虑到母亲和女儿都需要人照料,张俊霞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然而,就在赵铁锤办理调动时,全国铁路开始第六次大提速。随着鲁山线路车间生产布局调整,张俊霞赵铁锤的工作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两人由线路工改为防护员,张俊霞为驻站联络员,赵铁锤为现场防护员。作为驻站联络员,张俊霞在车站运转室向现场防护员随时传达每趟列车的讯息,现场防护员赵铁锤则根据驻站联络员发出的讯息,指导作业人员及时下道避车。两人的岗位事关所有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责任重大,做起来一点也不轻松。常常一个“天窗”下来,只感到口干舌燥,精疲力尽。他们明白肩上的责任,加上工区人手紧张,他就没好意思再提调动的事。
  偶尔,当黑夜像薄雾一样笼罩着草店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工区菜园里消磨一段时光,在除草浇水中,找寻一天的安静。
  时光易过,转眼10多年过去了。张俊霞赵铁锤依然坚守在防护员的岗位上,他们的女儿已进入大学校园,年迈的双亲或已离世,或已步入耄耋之年。这期间,他们有过一次双双调回洛阳地方工作的机会。但张俊霞不愿意离开铁路,更不愿离开熟悉的岗位。赵铁锤理解张俊霞对铁路的感情,也觉得应该自己克服一下困难。这时候,段里也不断过问他俩的困难,在工作安排、调休等方面为他们送去便利和组织的温暖。
  此时已经进入大学校园的女儿,理解母亲张俊霞的选择。这些年,她一直跟着外婆生活,已经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与寂寞。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更加明白铁路人的艰辛。即使再深的山,也要有人在铁路线上值守。受父母的影响,她也想走出小我,在更加广阔的天地自由飞翔。
  在人生抉择的紧要关头,他们又回到了各自的岗位。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人还是那些人,但对于张俊霞赵铁锤来说,一切的一切,又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经过多次的选择,赵铁锤终于明白,现在的岗位,就是他们一生的事业;工作所在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从此,他选择了留下,不再提调动的事。
  每天早上,夫妻俩检查完防护备品后,分赴各自的岗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下班后,他们交流防护体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每一个“天窗”下来,安全有了保障,他们跟所有的作业人员一样,既轻松又愉快。
  30多年过去了,他们把美好的岁月留在了草店,也把根深深扎进草店的山水之间。他们有过迷茫,有过痛苦,有过眼泪,但他们从未忘记肩上的责任,依然在风雨兼程。(陈望安)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