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黑板报的年月

 【字体:

  ■王树元

  1981年12月,我来到哈尔滨工务段工作。上班不久,在一次写誓保安全《决心书》中,领工区政治指导员发现我字写得好,便让我承担起领工区办黑板报的任务。

  其实办板报我并不外行,上中学时在学校就办过,参军在部队也办过。有办板报经验的我,经过指点进步很快,不仅学会了排版和刊头设计,还学会了写粉笔字的技巧以及写行书、正楷、隶书及多种美术字体。

  上世纪80年代,板报宣传真是不可小觑。它是一个窗口、一个载体、一个标志,也是一个鼓舞士气的阵地,有了它就有了气氛,多了它就多了一个宣传工具。

  那时,很多要闻讯息和思想评论都是通过这个窗口传递给职工的。我们领工区有两块黑板,同为1.1米乘1.6米大小。这么大两块版面,怎样才能将它们布置好呢?虽然画画、写字都不在话下,但是面对这么大的版面,我心里不免有些压力。不过压力很快变成了动力。没有美术资料,我就到站线上去写生,画蒸汽机车、信号机等铁路设备;接下来便开始漆黑板,然后掐着格尺画板块、圈花边。经过一天的布置,两块大黑板上终于琳琅满目。工友们收工后看到醒目新颖的板报无不称赞,五颜六色的板报也吸引了工区院外的家属前来观看。

  记得那阵子,我对板报着了迷,只要看到端庄秀气的字体,我都认真学习,真心往里悟。周日休息时,我经常去书店、逛书摊寻觅美术字帖,上街浏览商品橱窗,看其他站段板报专栏,甚至痴迷得连梦中都跳跃着那些变化曼妙的版面和一根根五颜六色的粉笔。如果在哪儿见到人家的板报好,我准来神儿,眼睛就像长在了那块黑板上,揣摩不够。看到好的板报我就在本子上画下来,还经常在报纸上剪裁报头。从那时起,我便养成了一个习惯,没事时就在地上或腿上用手指头画来画去,我的很多板报创意还有那些美妙的字体就是这样烂熟于心的。它让我省去了不少纸和笔墨,练会了很多美术字,直至现在也没忘记。

  我们领工区的板报很快在段里出了名,谁看了都要称道几句。1982年5月,我办的板报入选哈尔滨铁路分局工会举办的板报展览比赛,还获了奖。那年4月27日,我带着领工区的两块黑板,乘火车到段里参加板报比赛。参赛人员都是自带黑板,现场写板报,经过段里评选后送到铁路分局参加比赛。我首先用红色粉笔、黑体字、白色圈边的手法在黑板上写出大标题,而后又用方头字体写出小标题……为了抢进度,我中午没吃饭,终于在15时后完成了作品。经过评选,我写的板报代表哈尔滨工务段参加了哈尔滨铁路分局迎五一板报比赛。

  如今,铁路宣传已进入了融媒体时代。在工作现场,用手机随时都能拍到工作场景,读者不仅能读到生动的文字,还能看到真实的影像。但是曾经办黑板报的年月像刀刻斧凿一般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因为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见证着铁路媒体如何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附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