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记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张忠

发布时间:2021-05-31 【字体:

张忠(中)在辅导同事提高技术水平。 刘 璇 摄
  戴上手套、拉下面罩、点亮焊枪,工作几十年间,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电焊工张忠一直重复着这几个动作。
  从学徒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捧回中华技能大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当、学习、勇气让张忠拥有了幸福的人生。
  勇于担当是人生最珍贵的种子
  张忠的人生故事,以艰辛为起笔。父亲因病离世,作为家里最大的男孩,他必须担起养家的重担。1984年,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足45公斤的张忠进入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当电焊工。
  电焊工是当时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的苦工种。厂房里金属碰撞的声音非常刺耳,电焊作业时焊花四溅,工人们的工作服经常被汗水浸透……
  电焊是什么?张忠不知道。车间领导给他安排了一位50多岁的电焊技术高人做师傅。师傅话不多,抛给张忠两句话:“踏实做事,注意安全!”两句话简单朴实,伴随张忠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电焊这活儿不容易。上班第一天,由于没有防护经验,张忠盯着电弧光看。第二天,他红肿着眼睛第一次穿上电焊防护服,在师傅的指导下第一次拿起了焊钳。
  艰辛是人生的发令枪,担当是人生最珍贵的种子。张忠央求车间技术员带他去了一个他认为非常神圣的地方──工厂技术图书馆。当时,这不是普通工人能进去的地方。借着技术员做“挡箭牌”,只有初中文化的张忠开始读技术书籍。
  后来,师傅发现这个小伙子也能偶尔说出几句电焊专业术语,便开始对这个徒弟格外关注。
  好焊工首先要过“蹲”这一关,这就如同习武之人必须先扎牢马步。起初,张忠拿着焊枪蹲下去没多久,就感到腰酸腿痛,手中的焊枪也开始不听使唤。
  酷暑严寒,四季更替,张忠埋首于钢铁堆里。蹲得痛苦难耐时,他就在心里默念师傅传授的电焊工“静平稳准均”5字要诀,咬着牙坚持下去。渐渐地,他蹲的时间越来越长,手中的焊枪也愈发稳了。
  许多人知道电焊工是苦脏累工种,其实它还是个易学难精的工种。
  刚过去一年,初出茅庐的张忠就能进行柴油机机体焊接了。柴油机机体是内燃机车的关键部件,在机车运行过程中长期承受反复冲击载荷,焊接难度大。一般能进行焊接操作的都是经验丰富、技术等级高的老师傅。
  和技术工人中的“大腕”一起操作,张忠每一个动作都尽量规范,每一条焊缝都保持平整。作业时,他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跳,耳边只有电焊的声响。一个班下来,他脱下厚厚的电焊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
  柴油机机体焊接要通过泵水给压力检查质量,质检员对这个年轻人的质检近乎苛刻,张忠的焊接完全达到质量要求。
  持续学习是人生回报最高的投入
  一次因为一时疏忽,张忠焊出的工件报废了,耽误了生产进度,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他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低谷中的张忠,在思考后订下了一份长期学习计划。
  别的年轻人工余时间在闲聊,张忠在帮师傅除毛刺;别人在休息室闭目养神,他在帮师傅搬工件。老师傅们都对这个勤快好学的年轻人有了好感,都愿意教他绝招。
  每个师傅的绝招都是“宝贝”。 张忠跟着多个师傅学习焊接技术,把技术点记在小本子上不断琢磨:老师傅为什么用这样的手法焊接?怎样的小角度焊接能保证焊缝平整?
  白天,他埋首于钢铁堆里,一干就是数个小时,眼睛常常被呛得睁不开直流泪,手臂酸得抬不起来。每周他都有4个晚上下班后直接到夜校学习。他每次从夜校上完课再骑十几公里自行车,回到家里已近22时了。
  张忠在职工夜校完成了焊接技师、焊接高级技师、冷作工、钳工、机床工、探伤工、国际检测师等课程,还修完了高中课程,取得了大专学历。
  多年之后,张忠对职工夜校的回忆依然清晰。学习让张忠完成了从一个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蝶变。2000年,他被聘为电焊工高级技师,成为当时全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戚墅堰公司送这位优秀的员工去国外培训,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等接受的培训让张忠的焊接技术达到了世界水平。他先后取得了国际焊接技师证书、12项国际焊工资格证书以及国际EN473无损检测VT二级检测师证书。
  没有持续的学习,成功不会到来,持续的学习让张忠拥有了世界视野。像张忠这样的技能型人才推动着中国铁路装备制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队。
  创新和勇气是技术提升的加速器
  2008年初,公司开始制造旅游观光内燃动车组,开行于北京至八达岭区间,以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内外游客出行的需要。
  北京至八达岭段是京张铁路上列车运行难度最大的一段,对机车牵引和制动能力的要求远远超过其他线路。上坡需要大功率牵引,长距离下坡需要有效制动,对动车组制动缸体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这种制动缸体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完工、精加工后要用5倍放大镜检查焊缝表面,必须无任何缺陷。
  张忠反复试验,总结出了“四步法”和独特的焊接方法,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制动缸体焊接。旅游观光内燃动车组投入使用,八达岭长城下的新型动车为北京奥运会增添了一道风景。
  近年来,公司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次出口机车生产中,外方监造团队对焊接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第一批试制产品出来后,因焊接质量不合格直接被叫停。张忠来到现场反复改进焊接工艺,摸索试验让工艺达到了技术要求。
  外方人员提出所有的电焊工必须通过他们组织的培训考试,这样不仅公司要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且影响机车制造进程。
  张忠主动找到外方监造:“我是高级技师,我来对其他电焊工进行培训,产品质量我负责!”外方专家被张忠的技艺和勇气折服,同意了张忠的提议。张忠将焊接工艺和技巧传授给其他电焊工,培训870人次。培训费省了,生产按计划进行。
  公司制造的青藏高原机车要适应零下40多摄氏度的低温,对构架、总风缸等机车关键零部件的焊接要求高。张忠采用了一种重熔的工艺,先焊一遍,第二遍融化第一次的焊层再焊接,提高焊趾的低温性能和焊缝的抗疲劳强度。如今,青藏高原机车正安全稳定地运行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上。
  2019年,一台价值2000多万元的曲轴加工装备出现故障,需要进行主轴孔修复。修复的精度要达到2丝,即发丝直径的1/5,而修复的空间又十分狭小,很难入手。
  这可是2000多万元的高级装备,修不好怎么办、高精度的装备修坏了怎么办?张忠没有犹豫,开始了修复工作……装备正常运转了。
  一次次以创新和勇气直面技术难关,为张忠的技术提升带来了加速度。他总结提炼的先进操作法代表了我国内燃机车制造焊接工艺的最高水准,在我国内燃机车制造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张忠攻克柴油机机体高难度焊补修复、高速动车组庞巴迪电机吊座焊接等关键技术难关百余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授业解惑是当下最大的幸福
  现在,张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他名字命名的“金蓝领”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中,弘扬工匠精神,攻克生产难关,传授技艺。工作室带来了强大的辐射效应,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称号。
  在公司的支持下,张忠开设了员工培训实训练基地,亲自担任培训讲师,还牵头组织开展电焊工技术培训、岗位练兵以及资质认证和比赛。近年来,他先后开展电焊工技术操作表演70多场次,举办技术讲座150余次,授课培训时间达到1000多课时,培训电焊工4000余人次。
  几十年工作在高温及充满电弧光、金属粉尘的机车制造一线,回首往事,张忠认为生活里幸福很多,而授业解惑是当下最大的幸福。
  张忠积极参加社会、行业内的技能交流等活动,走进大学城、企业及技工学校,现场表演绝招绝技,切磋指导焊接技艺,宣传劳模和工匠精神。
  在被誉为“焊接世界杯”的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中,张忠历年担当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参赛队“总教头”,带领中车集团选手连续4次获得团体第一名。在2019“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他带领中车集团选手参赛,又获得团体第一名的成绩。
  一路走来,一个普通的一线员工在铁路快速发展中,以担当、学习和勇气让自己拥有了成功的幸福。
  张 忠
  中共党员,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火车头奖章、“江苏大工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采访手记
  事业常成于坚韧
  30多年前,初当电焊工的张忠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足45公斤。从外形来看,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孩子”。
  很早就承担起养家重任的张忠身上有股韧劲。他吃苦耐劳、刻苦学习,逐渐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如今,“老师傅”张忠最高兴的事就是授业解惑,指导公司里的年轻人学好技术。他总亲切地称年轻人为“小孩子”,也在尽全力把技术传给充满蓬勃朝气的“小孩子”们。
  我们约了张忠近一周时间,总约不到。有一天,他忽然发信息问有没有时间。等我们回过去,他又没有时间了。
  忙碌是张忠的人生底色。但这种忙碌里暗藏着一种主动担当、持续学习、勇于创新的强大力量。正是这样的力量让张忠收获了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人生。 
附件:
回到顶部